歷代志下第十章
1 羅波安到示劍去,因為全體以色列人都去了示劍,要立他作王。 2 那時,尼八的兒子耶羅波安,因為逃避所羅門王,住在埃及;他一聽見這事,就從埃及回來。 3 他們派人去叫耶羅波安回來;他就和全體以色列人來見羅波安,對他說: 4 “你父親使我們所負的軛甚重,現在求你減輕你父親加在我們身上的勞役和重軛,我們就服事你。” 5 羅波安對他們說:“三天以後你們再來見我吧!”眾人就離去了。 6 羅波安王和一些在他父親所羅門在世的時候,侍立在所羅門面前的老人商議,說:“你們有甚麼提議,我好回覆這班民眾呢?” 7 他們對他說:“如果王善待人民,使他們喜悅,對他們說好話,他們就必永遠作你的僕人。” 8 王不接受這些老人的意見,卻去和那些同他一起長大,侍立在他面前的年輕人商議, 9 問他們:“這人民對我說:求你減輕你父親加在我們身上的重軛吧。你們有甚麼提議,我好回覆他們呢?” 10 那些同他一起長大的年輕人對他說:“這人民對王說:‘你父親使我們所負的軛甚重,現在求你減輕些吧。’王要這樣對他們說:‘我的小拇指比我父親的腰還粗呢。 11 我父親把重軛加在你們身上,我必使你們負更重的軛;我父親用鞭打你們,我卻要用蠍子鞭責打你們。’” 12 耶羅波安和全體人民都遵照羅波安王所說“你們第三天再來見我”的話,第三天來見羅波安。 13 羅波安王很嚴厲地回答他們。羅波安王不接受老人的意見, 14 卻照著年輕人的主意對他們說:“我父親使你們負重軛,我必使你們負更重的軛;我父親用鞭子責打你們,我卻要用蠍子鞭責打你們。”
*******************************************************
按列王記上十一章的記載,所羅門強盛以後,娶了許多外族女子,晚年的時候,「他的妃嬪誘惑他的心偏離了上帝去隨從別神。他的心不像他的父親大衛完全師於耶和華他的上帝」(十一4)。於是耶和華向上發怒,對他說:「我必奪去你的國,把國賜給你的一個臣子。」只留下「一個支派」給他的兒子羅波安(十一9-13)。
上帝先後讓以東人哈達和在大馬士革作王的以利亞大的兒子利遜來攻擊他。這兩人都是以前大衛所擊敗的。
但影響最深的不是外敵,而是內患。
耶羅波安
話說耶羅波安是所羅門的臣僕,是極有才幹的人,受託管理「約瑟家的所有奴工。」沒想到他也起來反叛所羅門。因此,所羅門便要追殺他。在所羅門的追殺下,耶羅波安逃到埃及去。當時先知亞希雅,以身上所穿的新衣撕成十二片,十片交給耶羅波安作預表,對耶羅波安發預言說耶和華必從所羅門兒子羅波安的手上奪去十個支派歸他。(這亞希雅大概曾預言和評論所羅門的生平事蹟,見歷代志下九29提到他寫有預言書)。
有關羅波安失去十個支派的支持的事蹟,基本上歷代志下十章1-15的記載和列王記下十二章1-15的記載完全一樣。事情源起於所羅門逝世後,羅波安要到示劍去受立為王,有人特地通知耶羅波安,他便從埃及回來,與眾人會合。可見當時也有人是支持他的。
他們一起來見羅波安,說:「你父親使我們所負的軛甚重,現在求你減輕你父親加在我們身上的勞役和重軛,我們就服事你。」這話反映了一件事,一是所羅門是否真給他們負重軛了,二是半代威脅的話,意思是:如果你減輕我們的負擔,我們就服事你,要不然就…。
羅波安該如何處理這件事呢?從聖經的描寫我們馬上有一個印象是,羅波安實在是沒有智慧。但作者的重點不在於此。他評論的重點在於耶和華對所羅門的懲罰。但我們可以從兩面來學。首先我們要來考查以色列民的要求合不合理。
話說所羅門繼續父親大衛的託負建立聖殿。按理說,材料大衛在世時都已準備得七七八八了。但所羅門在位年間,除了「建造耶和華的殿和自己的王宮用了二十年,又修築希蘭送給他的那些城市(其實是他送給推羅王希蘭的,但對方不喜歡[比較歷下八2和王上九11],使以色列人住在那裡,又修築了在曠野的達莫,又建設訪城和一切貯藏貨物的城市(歷下八1-6a),聖經作者還形容他還完成「他統治的全境內喜愛建造的一切(八6b)。但以色列人沒有作苦工,而是作戰士、軍長、車兵長和馬兵長,又有二百五十名監工(王上十23說有督工五百五十人)。
基本上從以上所記所羅門的確是大興土木,甚至還用象牙造了一個包上純金、有六級台階的大寶座,而他所用的一切杯爵器皿都是金造的,並且用黃金手術遺了二百面都盾牌。但哪來那麼多資金呢?他每年所得兩萬三千公斤的黃金。是否都是他們的貢禮呢?還是由人民繳的。至於他向他國的回禮,以示巴女王為例,為數也不少,只不知對其他邦國如何。
以這樣的背景而言,耶羅波安與其他人的要求,可能亦多少反映真實的情況。他問了一些長老或老人家的意見,他們建議善待這些百姓,但他不接受,再去問一些和他一起長大、侍立在他面前的年輕人。這些和他一起長大的,或許都是皇親貴族,可能從小驕生慣養,並不體恤民生疾苦。他們竟然建議他如此回應百姓說:「我的小姆指比我父親的腰還粗呢。我父親把重軛加在你們身上,我必使你們負更重的軛;我父親用鞭打你們,我卻要用蠍子鞭責打你們。」
羅波安並不體恤民情,反而為了維護自己脆弱的自尊心,以及從小見慣的奢侈豪華。他「王權」慾望膨漲,聽不進長老的意見,反而接受年輕同伴的吹捧慫恿,聽了心中愛聽的。聖經作者如何評論這件事呢?
這事原是出於耶和華
不論是列王記或歷代志,評論都接近。列王記說:「王不肯聽從民眾的請求,因為這個轉變是出於耶和華,為要應驗他藉示羅人亞希雅對尼八的兒子耶羅波安所說的話」(列上十二15)。歷代志下的記載評述也類似:「王不聽從人民的要求,這事原是出於上帝,為要實現耶和華藉著示羅人亞希雅對尼八的兒子耶羅波安所說的話」(十15)。前者說「這個轉變」是出於耶和華,後者說「這事原是出於上帝」。列王記著重點在於「轉變」,可見可以不那麼轉變,而歷代志純粹以整個事件評斷。
若可以不那麼轉變,那可以轉向哪呢?其實,羅波安可以聽從長老的,事情就不會急轉直下。我覺得事實還以從羅波安那種還沒有脫離朋輩(同儕)壓力的影響,這種情緒常左右一個年輕人的決定。比如說,明明一個年輕人可以很正經的有很好的工作表現,也可以很成熟的在上司面前談吐,但由於怕同輩的排斥和嘲笑,因而故意表現得吊而郎噹,滿不在乎的樣子;分明說話說得好好的,突然間來一個「很性格」的冷笑。
這些都帶來年輕人事業和人際的危機,而卻不自知;反而常埋怨環境不理想,自己懷材不遇,或說其他人走捷徑等等。問題都在別人身上,而不在自己。諷刺的是,人在甚麼年齡,就常犯那個年齡的錯誤,似乎避也避不開,雖有人提醒,總是聽不進耳,好的是事過了才明白過來,差一點的則事過仍沒有醒悟。
如果提醒了也避不了,為何提呢?我覺得就像彼得三次不認主的經歷,主提早告訴他,好叫他事過以後想起來,就能明白。提了不表示不犯,提是為了將來回想起來能成長,能經歷恩典的赦免。
這是從人事層面上學習,也從個人成長上學,但聖經還有一個重要的歷史觀要我們學。這種歷史觀是神學歷史觀,或說以神為中心的歷史觀(theo-centric philosophy of history)。
橫與縱的歷史觀
就這觀點來看,不論是就「轉變」而言,或就事件整體而言,上帝是主宰。這背後有一個問題就是:那羅波安是註定要聽年輕人而不聽長老的話的
了,不論他有多少的自覺性,以色列始終要分裂。列王記和歷代志都要教導一種神志 宿命論嗎?神志若理解為上帝的主權,那的確是的,但宿命論則不然。但如何高度強調上帝對歷史的主權,而不落為宿命論呢?則要從人的道德主權來談。人必須能選擇,才能說道德。在此,我們看見,從人事或人的心意和作為的層面看,羅波安有自由選擇權,可選擇聽長老的,也可以聽同伴的。他選擇了後者,是宿命使然,還是自己的道德和人格修養造成的。或許是他沒有智慧之愚妄心所造成。
按聖經的角落,敬畏耶和華是智慧的開端。羅波安的父親所羅門即不像其祖父大衛敬畏上帝,就必離開了正道。羅波安目睹父親所羅門的揮霍奢侈,不免只學了表面,而不知父親早年智慧的來源,以及延續自祖父的敬虔心。這樣說來,他的錯誤是不能免的。
然而聖經作者的興趣不在於從人的道德層面分析,而是從上帝與人的約和關係上談。道德的最根本是人與上帝的關係,一切的歧途都源自離開上帝;一切的福禍都定奪於上帝。因為公義的耶和華斷不以有罪為無罪,祂因所羅門的罪降罰所羅門。但這罰波及後代。西方思想裡對人的自主性和個體性(individuality)有很多強調,但顯然聖經的角度更注重群體。今天西方社會的群體主義(communitarianism)或後自由主義(post-liberalism)很強調群體,那是後話,這裡不便延伸談論,但簡單而言聖經的群體觀,依然是建立群體和上帝的關係,而不是一種自足的、彼此制約的群體而已。
我們回來處理以上所謂「轉變」和「這事原是出於上帝」的意思,就是說轉變暗示著人事的轉變,是現實的因果關係;「出於上帝」則更著重於神志的角度,是超越的上帝的主權。歷史的轉變都有這兩個層面,一般人看人事,信上帝的人從聖經學另一個層面,兩個層面不必互相排斥,前者是橫(horizontal),後者是縱或垂直(vertical)。
Saturday, 30 June 2007
Wednesday, 27 June 2007
政治家大祭司耶何耶大
猶大國約沙法王在位廿五年(874-850BC),他的兒子約蘭繼位,殺了所有兄弟和猶大的一些領袖,鞏固自己的勢力。做王八年,行惡離棄上帝,而且立邱壇使耶路撒冷的居民行邪淫。上帝打擊他,他臟患不治之症而死,死時沒有哀悼,也不得葬在王陵裡。
他死後,他的小兒子亞哈謝繼位,以色列亞哈家的人又再慫恿亞哈謝和亞哈的兒子約蘭去攻打拉末(就好像當亞哈慫恿其祖約沙法攻打拉抹一樣)。結果亞哈謝因約蘭在戰事中所傷以及患病而去探望他,就遇了害, (聖經說這是出於耶和華(歷下廿二7),事因是原來他竟然和約蘭一起出去迎戰耶戶,(耶戶本是要對付、要除滅亞哈家),因此耶戶也把亞哈謝一併殺了,但因記念他祖父是一心尋求耶和華的,就好好把他安葬了。
更複雜的是,亞哈謝的母親(即約蘭王的妻子)亞他利雅竟然乘他兒子之死而趕盡殺絕消滅了猶大家中所有王族的後裔。還好約蘭王的女兒,即亞哈謝的妹妹約示巴,把她的姪子,即亞哈謝的小王子偷出來,把他和他的乳母都藏在臥房裡。由於她是大祭司耶何耶大的妻子,故她的臥室大概也不是隨便人可以進去的。
這一躲就躲了六年。
到了第七年,大祭司耶何耶大奮勇圖強(廿三1),謀反亞他利雅。他找來幾位重要的百夫長,和他們立約。於是他們走遍了猶大各城,召集了利未人和以色列各家族的首長,讓他們在上帝的殿裡與王立約。讀到第廿四章,就知道這王才是約阿施,而且才七歲。所以一切都由有皇室背景的耶何耶大作安排。他不但安排了利未人的職責,也規定其他人等不得進入耶和華的殿。最特別的是,這些利未人都有生殺權,廿三章七節說:「利未人要在周圍環繞君王,各人手裡拿著武器;擅自進殿的,都必被處死;王出入的時候,你們都要隨著他。」他又安排了百夫長們作了各樣的保護措施,為保謢王的事作了妥善安排,然後我們看見聖經說:「於是他們把王子領出來,給他戴上王冠,又把約書交給他,立他為王;耶何耶大和他的眾子用膏膏他,並且說:“願王萬歲! 」
等亞他利雅發現大事不好時,耶何耶大比她還快,說時遲那時快,耶何耶大已經叫了「管轄軍隊的眾百夫長出來」,並下令:「把她從各班次中間趕出去;跟隨她的人,都要用刀殺死」(14a)。
接著耶何耶大安排眾民和王立約,又吩咐拆除一切偶像;看守耶和華的殿、利未人和祭司的工作、負責獻祭的、歡樂歌唱的等等,都安排妥當。一切安排好了,才「把王從耶和華的殿領下來,從『上門』進入王宮,擁立王坐在王位上(廿三20b)。」
作者對百姓的反應的描寫是很有意思的,他說:「於是全國的人民都歡樂,全城也都寧靜;因為他們把亞他利雅用刀殺了。」都歡樂、都寧靜。
有了耶何耶大真心的扶助,約阿施作了個好王,在位四十年。聖經說,「耶何耶大在世的日子,約阿施行耶和華看為正的事(廿四2)。」並且還為王娶了兩個妻子,明明是作了他的養父了,甚至是比親父親還親。當然在政治上,他等於是攝政。即使是在王下令修造聖殿,收百姓稅款的事上,都是和耶何耶大齊名的,看廿四章十一節說:「利未人把銀櫃抬到王指定負責這事的人那裡的時候,他們看見稅銀很多,王的書記和大祭司的屬員就來把銀櫃倒空,然後抬回原處。天天都是這樣,所以收集了很多銀子。」是王的書記和大祭司的屬員並列。十二節:「王和耶何耶大把銀子交給耶和華殿的辦事人員。」十四節上又說:「他們完工以後,就把剩下的銀子送到王和耶何耶大面前」。十四節下只提到耶何耶大一人的名字:「耶何耶大在世的日子,眾人都常在耶和華的殿裡獻燔祭。」
耶何耶大死的時候,竟然得與列王一同葬在大衛城裡。聖經說:「因為他在以色列為 神和 神的殿作了美善的事(廿四16b)。」
可惜他一死,全民和王都一齊偏離了正道。十七節至廿二節令人覺得非常的悲哀,也對人心有許多的感歎。且看聖經的記載:
17 耶何耶大死後,猶大的領袖們來朝拜王;王聽從了他們的主意。 18 他們離棄了耶和華他們列祖的 神的殿,去事奉亞舍拉和偶像。因為他們的罪, 神的忿怒臨到猶大和耶路撒冷。 19 但耶和華仍然差派先知到他們中間,引導他們歸向耶和華;這些先知雖然警告他們,他們卻不肯聽從。 20 那時, 神的靈臨到耶何耶大祭司的兒子撒迦利亞身上,他就站在眾民的面前,對他們說:“ 神這樣說:‘你們為甚麼違背耶和華的誡命,使你們不得亨通呢?因為你們離棄了耶和華,所以耶和華也離棄你們。’” 21 眾人要殺害撒迦利亞,於是照著王的命令,在耶和華殿的院子裡用石頭把他打死。 22 約阿施王沒有記念撒迦利亞的父親耶何耶大對他所施的恩,反而殺了他的兒子。撒迦利亞臨死的時候,說:“願耶和華鑒察,並且責問你!”
沒想到,真沒想到。約阿施竟這麼快聽從猶大人的主意。可見他們一直以來就不肯專心敬拜耶和華,本來對耶何耶大的執行上帝的律法和聖殿的敬拜就虛以偽蛇,可能是假意聽從。至於約阿施,可能早就覺得為甚麼任何決定都要經過這個大祭司姑丈的同意,早就一股氣了。這一下終於能一反他(死後)的意。他心中的恨意顯然不是我們猜測的。因聖經說耶何耶大的兒子是作先知的撒迦利亞,責備猶大人離棄耶和華,竟然在約阿施王的命令下被眾民用石頭在耶和華殿的院子裡打死了。其實約阿施可能也是和撒迦利亞一起長大的。
聖經形容約阿施「 約阿施王沒有記念撒迦利亞的父親耶何耶大對他所施的恩,反而殺了他的兒子」,即是恩將仇報。慘死的上帝的先知撒迦利亞的臨死前的心願「 願耶和華鑒察,並且責問你!」彷彿預言,一樣有功效。
後來上帝使約阿施死在亞蘭人的手上。
作者給於耶何耶大的評價是高的,因為他按歷史家的神學角度,給予約阿施一個定位:恩將仇報,反而肯定了耶何耶大的地位,因為能與同王同葬。
*******************************
耶何耶大雖然和王一起督促了聖殿的修建,而他在世的時候,百姓也都常到殿裡獻燔祭,可是他一死,一切都如廢堆爛瓦,百姓急速轉去拜別的偶像,似乎敬拜耶和華的事從來沒有刻在他們心版上,也沒有訓練出他們屬神的性格來。
但另一方面,我們可以看到,人如耶何耶大之特殊微妙地者,可以發揮重大的政治和宗教作用,宗教身份並沒有攔阻他發揮政治影響;施展政治手段卻不忘宗教敬虔的生命態度。這可以作為任何一個活於塵世的基督徒處世的智慧。
他死後,他的小兒子亞哈謝繼位,以色列亞哈家的人又再慫恿亞哈謝和亞哈的兒子約蘭去攻打拉末(就好像當亞哈慫恿其祖約沙法攻打拉抹一樣)。結果亞哈謝因約蘭在戰事中所傷以及患病而去探望他,就遇了害, (聖經說這是出於耶和華(歷下廿二7),事因是原來他竟然和約蘭一起出去迎戰耶戶,(耶戶本是要對付、要除滅亞哈家),因此耶戶也把亞哈謝一併殺了,但因記念他祖父是一心尋求耶和華的,就好好把他安葬了。
更複雜的是,亞哈謝的母親(即約蘭王的妻子)亞他利雅竟然乘他兒子之死而趕盡殺絕消滅了猶大家中所有王族的後裔。還好約蘭王的女兒,即亞哈謝的妹妹約示巴,把她的姪子,即亞哈謝的小王子偷出來,把他和他的乳母都藏在臥房裡。由於她是大祭司耶何耶大的妻子,故她的臥室大概也不是隨便人可以進去的。
這一躲就躲了六年。
到了第七年,大祭司耶何耶大奮勇圖強(廿三1),謀反亞他利雅。他找來幾位重要的百夫長,和他們立約。於是他們走遍了猶大各城,召集了利未人和以色列各家族的首長,讓他們在上帝的殿裡與王立約。讀到第廿四章,就知道這王才是約阿施,而且才七歲。所以一切都由有皇室背景的耶何耶大作安排。他不但安排了利未人的職責,也規定其他人等不得進入耶和華的殿。最特別的是,這些利未人都有生殺權,廿三章七節說:「利未人要在周圍環繞君王,各人手裡拿著武器;擅自進殿的,都必被處死;王出入的時候,你們都要隨著他。」他又安排了百夫長們作了各樣的保護措施,為保謢王的事作了妥善安排,然後我們看見聖經說:「於是他們把王子領出來,給他戴上王冠,又把約書交給他,立他為王;耶何耶大和他的眾子用膏膏他,並且說:“願王萬歲! 」
等亞他利雅發現大事不好時,耶何耶大比她還快,說時遲那時快,耶何耶大已經叫了「管轄軍隊的眾百夫長出來」,並下令:「把她從各班次中間趕出去;跟隨她的人,都要用刀殺死」(14a)。
接著耶何耶大安排眾民和王立約,又吩咐拆除一切偶像;看守耶和華的殿、利未人和祭司的工作、負責獻祭的、歡樂歌唱的等等,都安排妥當。一切安排好了,才「把王從耶和華的殿領下來,從『上門』進入王宮,擁立王坐在王位上(廿三20b)。」
作者對百姓的反應的描寫是很有意思的,他說:「於是全國的人民都歡樂,全城也都寧靜;因為他們把亞他利雅用刀殺了。」都歡樂、都寧靜。
有了耶何耶大真心的扶助,約阿施作了個好王,在位四十年。聖經說,「耶何耶大在世的日子,約阿施行耶和華看為正的事(廿四2)。」並且還為王娶了兩個妻子,明明是作了他的養父了,甚至是比親父親還親。當然在政治上,他等於是攝政。即使是在王下令修造聖殿,收百姓稅款的事上,都是和耶何耶大齊名的,看廿四章十一節說:「利未人把銀櫃抬到王指定負責這事的人那裡的時候,他們看見稅銀很多,王的書記和大祭司的屬員就來把銀櫃倒空,然後抬回原處。天天都是這樣,所以收集了很多銀子。」是王的書記和大祭司的屬員並列。十二節:「王和耶何耶大把銀子交給耶和華殿的辦事人員。」十四節上又說:「他們完工以後,就把剩下的銀子送到王和耶何耶大面前」。十四節下只提到耶何耶大一人的名字:「耶何耶大在世的日子,眾人都常在耶和華的殿裡獻燔祭。」
耶何耶大死的時候,竟然得與列王一同葬在大衛城裡。聖經說:「因為他在以色列為 神和 神的殿作了美善的事(廿四16b)。」
可惜他一死,全民和王都一齊偏離了正道。十七節至廿二節令人覺得非常的悲哀,也對人心有許多的感歎。且看聖經的記載:
17 耶何耶大死後,猶大的領袖們來朝拜王;王聽從了他們的主意。 18 他們離棄了耶和華他們列祖的 神的殿,去事奉亞舍拉和偶像。因為他們的罪, 神的忿怒臨到猶大和耶路撒冷。 19 但耶和華仍然差派先知到他們中間,引導他們歸向耶和華;這些先知雖然警告他們,他們卻不肯聽從。 20 那時, 神的靈臨到耶何耶大祭司的兒子撒迦利亞身上,他就站在眾民的面前,對他們說:“ 神這樣說:‘你們為甚麼違背耶和華的誡命,使你們不得亨通呢?因為你們離棄了耶和華,所以耶和華也離棄你們。’” 21 眾人要殺害撒迦利亞,於是照著王的命令,在耶和華殿的院子裡用石頭把他打死。 22 約阿施王沒有記念撒迦利亞的父親耶何耶大對他所施的恩,反而殺了他的兒子。撒迦利亞臨死的時候,說:“願耶和華鑒察,並且責問你!”
沒想到,真沒想到。約阿施竟這麼快聽從猶大人的主意。可見他們一直以來就不肯專心敬拜耶和華,本來對耶何耶大的執行上帝的律法和聖殿的敬拜就虛以偽蛇,可能是假意聽從。至於約阿施,可能早就覺得為甚麼任何決定都要經過這個大祭司姑丈的同意,早就一股氣了。這一下終於能一反他(死後)的意。他心中的恨意顯然不是我們猜測的。因聖經說耶何耶大的兒子是作先知的撒迦利亞,責備猶大人離棄耶和華,竟然在約阿施王的命令下被眾民用石頭在耶和華殿的院子裡打死了。其實約阿施可能也是和撒迦利亞一起長大的。
聖經形容約阿施「 約阿施王沒有記念撒迦利亞的父親耶何耶大對他所施的恩,反而殺了他的兒子」,即是恩將仇報。慘死的上帝的先知撒迦利亞的臨死前的心願「 願耶和華鑒察,並且責問你!」彷彿預言,一樣有功效。
後來上帝使約阿施死在亞蘭人的手上。
作者給於耶何耶大的評價是高的,因為他按歷史家的神學角度,給予約阿施一個定位:恩將仇報,反而肯定了耶何耶大的地位,因為能與同王同葬。
*******************************
耶何耶大雖然和王一起督促了聖殿的修建,而他在世的時候,百姓也都常到殿裡獻燔祭,可是他一死,一切都如廢堆爛瓦,百姓急速轉去拜別的偶像,似乎敬拜耶和華的事從來沒有刻在他們心版上,也沒有訓練出他們屬神的性格來。
但另一方面,我們可以看到,人如耶何耶大之特殊微妙地者,可以發揮重大的政治和宗教作用,宗教身份並沒有攔阻他發揮政治影響;施展政治手段卻不忘宗教敬虔的生命態度。這可以作為任何一個活於塵世的基督徒處世的智慧。
Friday, 15 June 2007
掃羅(二):掃羅之被棄
十三至十五章重點
掃羅,一個充滿悲劇性的人物,一登基便預言了他的下台(十三14:但現在你的王位必不長久,耶和華已經為自己找到一個合他心意的人。)
話說他在吉甲登基(十一14-15),登基後不知哪一年他帶兵要攻打非利士人,自己選了三千人,自己領二千,兒子約拿單領一千。敵方非利士人也集結共有戰車三千(新譯本),騎兵六千人,而步兵像海沙那麼多。以色列百姓驚慌失措,與之前打敗亞捫人的時候氣勢有如天淵之別(十一章)。結果許多都逃了。而掃羅則留在吉甲,跟隨他的百姓卻都戰戰兢兢。
戰或不戰呢?撒母耳約了他在吉甲等他。掃羅照著撒母耳所定的日期等了七日,結果眾人都先後離開掃羅散去了(十三8b),剩下六百人(十三15)。掃羅似乎沒有做錯,反而是撒母耳遲了。有學者說會不會是撒母耳有意遲呢?或是撒母耳早已到達,卻不出現,要看掃羅會如何做。從第十節來看,叫我們覺得無巧不巧,早不到遲不到,偏偏獻完祭以後,(這祭本是祭司獻的,掃羅是越份了),撒母耳便出現。似乎有意和他作對似的。從正面的角度看,是要試驗掃羅順命的態度如何。
掃羅實在也非常難為,他的百姓一個個離他而去,這對一個王、一個領袖來說實是很大的威脅,也是很大的挑戰。一個領袖本來是應該在危機的時候作決定的。但這時候的掃羅卻面對一兩難的局面,怎麼做都沒有勝面。若是等下去,或許在以色列中他便失去了威信,若是不等,似乎有得罪了撒母耳,但撒母耳卻又遲遲不出現。
撒母耳為甚麼會遲到?我們可以兩方面的推測:
• 有意遲到:如果真是有意遲到的話,那撒母耳這番話是否一早已放在心裡想對掃羅說,只是沒有適合的時機。
• 因故遲到:真有一些原因促使他遲到,只是聖經沒有透露。
重點是他遲到的時機,使掃羅看起來似乎是被逼要作出如此決定。掃羅可能看不是事情的嚴重性,可能他感覺當前的危機迫在眉睫,更為當務之急。 為甚麼他要僭越,代撒母耳獻祭呢?掃羅為自己辯護,提出五個理由:
• 百姓離我而去;
• 撒母耳沒有按期出現;
• 非利士人聚集──情勢危急;
• 恐怕我沒有禱告耶和華──我可是做正確的事。
• 我是「勉強」獻上燔祭──我也不想的!
第十節說到剛獻完祭,撒母耳就到了,掃羅出去迎接他要問他好,但撒母耳並沒有接受他的問好(十一節),反而是一開口就責備他:「你看你作的好事(你做了糊塗事了!)」 撒母耳沒有接受掃羅的理由。 撒母耳的重點在於掃羅沒有遵守耶和華神的吩咐(第十三節至十四節)。
撒母耳一責備完,馬上就宣告:「但現在你的王位必不長久,耶和華已經為自己找到一個合他心意的人,立他作自己子民的領袖」。這一刻的宣告,是因應掃羅所為而發出的預言──即是神在那一刻給他的感動;或者是代表原本這王位的膏立本就有一個條件──王要遵守耶和華的命令,若不然就必如十四節所說「王位必不長久」,經文沒有太多的理論,撒母耳的宣判非常嚴而重,我們的印象就是掃羅不聽話。
我們的小回應是:一個不作決定的領袖會失去跟隨者。但掃羅的處境卻帶出一個令人深省的問題:聽從人重要還是神重要。得罪人嚴重,還是得罪神嚴重;失去人可惜還是失去神可惜。
最後,這一段記載了留下了一個伏筆。十四節說「已經尋著一個合他心意的人」,這「已經尋著」的意思非常曖昧,到底是否神已一早尋找了大衛呢?另外,從撒母耳的寫作角度而言,始終大衛才是主角,掃羅只不過是序曲,這或許也影響了文字的描述。但話說回來,聖經即是神的話,我們只從這角度來看,但要同意作者的意思──掃羅的確是違背了上帝才遭至此下場,而上帝也是在掃羅沒遵守祂的吩咐後才廢棄他的。將來我們也看見大衛犯罪、所羅門犯罪的後果,但唯有掃羅讓人有悽涼的感覺。
沒有武器
離開了十三章十四節,上接掃羅之被棄,進入約拿單的事蹟穿其中。從十五節開始到二十三節很有意思,特別提到了以色列中沒有一個手裡有刀有槍的事實,而惟獨掃羅和他兒子約拿單有。這一提有沒有特別的含意呢?讀到第十四章時我們便明白了。的確,原本聖經並沒有分章的,這一分章反而使我們一時沒有捕捉到那上下文連貫之處了。
十四章一至四十六節幾個情節前後穿梭,掃羅和約拿單交錯出現,掃羅的被棄和約拿單的可能被擁護,交織一起,呈現出人生的複雜面。先是起於十四章一至十五節,上承沒有百姓武器,獨掃羅和約拿單有的話,下接他帶著拿武器的僕人偷襲非利士人,靠耶和華打敗敵人的事。安排於此,顯然突顯出上帝大大使用他,讓人可能錯以為這就是前文所說「合神心意」的人。看約拿單幾次的說話,如第六節下:也許耶和華為我們動工,因為不論人多或人少,都不能妨礙耶和華施行拯救。」又第十節下:「因為耶和華已經把他們交在我們的手裡了」(比較第十二節)。
像雖像,但很快讓我們看見下一段經文的一個危機。危機的起點──全是因掃羅一個不是很細心、魯莽的行動──起誓而引起的。他說:「不等到晚上,不等到我向敵人報了仇,就吃食物的,那人必受咒詛。」約拿單在不知情下觸犯了掃羅所起的誓言。等以色列民告訴他有關誓言,他的反應可以說 呈現出與他父親不同的觀點,也可以是類似後來押沙龍對大衛的態度,:「我父親連累了這地的人。你們看!我嘗了這一點蜂蜜以後,我的眼睛就明亮了。今天眾民若隨意吃了從他們的仇敵奪得的東西,不是更好麼?如今擊殺的非利士人,不是更多麼?」(十四27)這一發不可收拾了。他這一說竟然使到眾人將所奪的牛羊和牛犢,宰了並連肉帶血吃了(十四32)。這是很矛盾的一個情形:一方面耶和華把敵人交在約拿單手裡,另一方面約拿單並不十分敏感於律法。
到底為何要有約拿單戰勝的一個插曲,作者選材時可不可以不要加入這一段呢?顯然,這一插入,更顯出掃羅之被棄。至於約拿單活在這樣的歷史中,當事情演變到耶和華使他得勝的一幕時,在那個時空中,歷史將如何演變那時尚不知道,每個人都會以為他必作王。但結果不是。像,但「像」不是標準。耶和華所選立和膏立的才是。 像雖像,卻不是。顯然撒母耳記的作者很快已經回答了我們的問題:約拿單不是那位「合神心意」的人。
耶和華使以色列人得勝,顯然不是要顯明上帝要約拿單接續掃羅作王,而是顯明掃羅的悲劇下場。但當掃羅要按誓言定約拿單的罪時,掃羅與約拿單這事的衝突最後要掣籤來找出是誰犯罪,事情好像一直往悲劇下場發展。百姓卻為約拿單求情,顯示出以色列民並不站在掃羅這一邊,反而支持他的兒子約拿單。 照說,約拿單即受支持,他應能繼任王位,但事實上卻不是如此。
掃羅的反應
話說掃羅,三十三節到三十五節看見掃羅聽見有人吃帶血的肉,他馬上反應說:「你們有罪了」,然後他為耶和華築壇獻祭。 撒上十四35說:「掃羅為耶和華築了一座祭壇,這是他初次為耶和華築的祭壇。」獻完祭後,掃羅想大概可以追擊敵人了吧!於是說(卅六節):「我們不如夜裡下去追趕非利士人,搶掠他們,直到天亮,不留他們一人。」沒料到祭司的反應是:「我們當親近神。」掃羅以為獻了祭,大概就是這麼回事。但似乎該處理的罪還不夠徹底。
祭司名叫亞希亞,先是在十九節已提到。 這祭司的角色很奇怪,沒有撒母耳那樣的權威。這祭司似乎聽命於掃羅,連搬運約櫃、獻祭都是由掃羅作主的。整件事,祭司的話很少,是偶然的嗎?是真相如此,也作者也讓我們有心者來讀出來。少,為甚麼?沒有機會發言,不方便發言。掃羅不愛聽。掃羅不是個愛聽勸的人,有自己的主張。他很重視自己作王的地位。所以,祭司不愛表達。
這更顯出這短短一句話的重要。雖不愛說,但這句非說不可。
祭司開了口,掃羅唯有求問上帝可以去追趕非利士人。但上帝沒有回答。原來他起誓的事還沒有了結。此外,這次他的求問,神沒有回答,是否再強調神已離棄他。同時,再次顯示他的生命特質:不愛聽。後來歷代志對掃羅人生下的結論是:他沒有求問耶和華。從另一個層面來看,也可以說因為「他不愛聽」。
亞瑪利人一役再次沒有聽命
十五章說的是與亞瑪利人爭戰的事。耶和華的吩咐是不可憐惜他們,要盡殺死。結果掃羅是殺盡了一切牲畜和眾民,只是生擒了亞瑪利王亞甲,第九節說:「只是掃羅和百姓卻憐惜亞甲,也愛惜上好的牛、羊、牛犢、羊羔,並一切美物,不肯滅絕。凡下賤瘦弱的,盡都殺了。」
結果這是很嚴重的:這樣的不遵守耶和的命令使耶和華後悔了。
可貴的是,撒母耳為此甚為憂愁,「終夜哀求耶和華」。雖然他由始至終都不贊成立王的事,但即膏立了,便忠心耿耿。這是他在神面前忠心的表現。
撒母耳前往責備掃羅。再一次我們看見掃羅為自己辯護。掃羅的辯護十分有意思。他把保留牲畜的罪全怪在百姓頭上;又美其名為要獻與耶和華你的神。這「你的神」真是可圈可點,他不說「我的神」,而說「你的神」,難道他不再以耶和華為神了嗎?十五節說一次,廿一節又這麼說。
二十二至二十三節正是其核心所在:聽命勝過(於)獻祭。
二十四節到三十一節:二十四節再次見到掃羅把過錯賴在百姓身上。他說他因懼怕百姓才如此。三十節更是見到掃羅的心不在神身上,而是在於他自己的面子。他對撒母耳說;「求你在我百姓的長老色列人面抬舉我,同我回去,我好敬拜耶和華。」這敬拜的舉動也是政治性的。
最後一節揭露給我們知道撒母耳為掃羅悲傷的緣故是因耶和華後悔立王的事,而這立王的事好像一早都已知道是不好的了,現在正是「應驗了」。
跋
二十八章2-25提到掃羅求問女巫的事(交鬼),是段難解的經文。為甚麼掃羅要出此下策呢?聖經說:「掃羅求問耶和華,耶和華卻沒有藉著夢,或烏陵,或先知回答他。
最後,掃羅是在戰役中自殺而死的(撒上卅一)。歷代志作者的評述值得我們看一看,經文說:「掃羅死了,因為他悖逆耶和華,沒有聽從他的話,也因為他去求問那交鬼的,沒有求問耶和華,所以耶和華把他殺死了,把國位轉交給耶西的兒子大衛。
問題討論:
一、十三章8-10提到掃羅等不到撒母耳就先行獻祭了,撒母耳為此責備他,他回應他的理由。你覺得掃羅的原因和答辯合理嗎?撒母耳的責備當如此理解?
二、從撒母耳的責備和宣判,請分享為甚麼事情那麼嚴重?
三、請分享和討論掃羅生命中「向上帝求告」和「聽從上帝的吩咐」這兩個主題。
四、掃羅的生命如何反映了這一個主題:「聽命甚過獻祭」?
掃羅,一個充滿悲劇性的人物,一登基便預言了他的下台(十三14:但現在你的王位必不長久,耶和華已經為自己找到一個合他心意的人。)
話說他在吉甲登基(十一14-15),登基後不知哪一年他帶兵要攻打非利士人,自己選了三千人,自己領二千,兒子約拿單領一千。敵方非利士人也集結共有戰車三千(新譯本),騎兵六千人,而步兵像海沙那麼多。以色列百姓驚慌失措,與之前打敗亞捫人的時候氣勢有如天淵之別(十一章)。結果許多都逃了。而掃羅則留在吉甲,跟隨他的百姓卻都戰戰兢兢。
戰或不戰呢?撒母耳約了他在吉甲等他。掃羅照著撒母耳所定的日期等了七日,結果眾人都先後離開掃羅散去了(十三8b),剩下六百人(十三15)。掃羅似乎沒有做錯,反而是撒母耳遲了。有學者說會不會是撒母耳有意遲呢?或是撒母耳早已到達,卻不出現,要看掃羅會如何做。從第十節來看,叫我們覺得無巧不巧,早不到遲不到,偏偏獻完祭以後,(這祭本是祭司獻的,掃羅是越份了),撒母耳便出現。似乎有意和他作對似的。從正面的角度看,是要試驗掃羅順命的態度如何。
掃羅實在也非常難為,他的百姓一個個離他而去,這對一個王、一個領袖來說實是很大的威脅,也是很大的挑戰。一個領袖本來是應該在危機的時候作決定的。但這時候的掃羅卻面對一兩難的局面,怎麼做都沒有勝面。若是等下去,或許在以色列中他便失去了威信,若是不等,似乎有得罪了撒母耳,但撒母耳卻又遲遲不出現。
撒母耳為甚麼會遲到?我們可以兩方面的推測:
• 有意遲到:如果真是有意遲到的話,那撒母耳這番話是否一早已放在心裡想對掃羅說,只是沒有適合的時機。
• 因故遲到:真有一些原因促使他遲到,只是聖經沒有透露。
重點是他遲到的時機,使掃羅看起來似乎是被逼要作出如此決定。掃羅可能看不是事情的嚴重性,可能他感覺當前的危機迫在眉睫,更為當務之急。 為甚麼他要僭越,代撒母耳獻祭呢?掃羅為自己辯護,提出五個理由:
• 百姓離我而去;
• 撒母耳沒有按期出現;
• 非利士人聚集──情勢危急;
• 恐怕我沒有禱告耶和華──我可是做正確的事。
• 我是「勉強」獻上燔祭──我也不想的!
第十節說到剛獻完祭,撒母耳就到了,掃羅出去迎接他要問他好,但撒母耳並沒有接受他的問好(十一節),反而是一開口就責備他:「你看你作的好事(你做了糊塗事了!)」 撒母耳沒有接受掃羅的理由。 撒母耳的重點在於掃羅沒有遵守耶和華神的吩咐(第十三節至十四節)。
撒母耳一責備完,馬上就宣告:「但現在你的王位必不長久,耶和華已經為自己找到一個合他心意的人,立他作自己子民的領袖」。這一刻的宣告,是因應掃羅所為而發出的預言──即是神在那一刻給他的感動;或者是代表原本這王位的膏立本就有一個條件──王要遵守耶和華的命令,若不然就必如十四節所說「王位必不長久」,經文沒有太多的理論,撒母耳的宣判非常嚴而重,我們的印象就是掃羅不聽話。
我們的小回應是:一個不作決定的領袖會失去跟隨者。但掃羅的處境卻帶出一個令人深省的問題:聽從人重要還是神重要。得罪人嚴重,還是得罪神嚴重;失去人可惜還是失去神可惜。
最後,這一段記載了留下了一個伏筆。十四節說「已經尋著一個合他心意的人」,這「已經尋著」的意思非常曖昧,到底是否神已一早尋找了大衛呢?另外,從撒母耳的寫作角度而言,始終大衛才是主角,掃羅只不過是序曲,這或許也影響了文字的描述。但話說回來,聖經即是神的話,我們只從這角度來看,但要同意作者的意思──掃羅的確是違背了上帝才遭至此下場,而上帝也是在掃羅沒遵守祂的吩咐後才廢棄他的。將來我們也看見大衛犯罪、所羅門犯罪的後果,但唯有掃羅讓人有悽涼的感覺。
沒有武器
離開了十三章十四節,上接掃羅之被棄,進入約拿單的事蹟穿其中。從十五節開始到二十三節很有意思,特別提到了以色列中沒有一個手裡有刀有槍的事實,而惟獨掃羅和他兒子約拿單有。這一提有沒有特別的含意呢?讀到第十四章時我們便明白了。的確,原本聖經並沒有分章的,這一分章反而使我們一時沒有捕捉到那上下文連貫之處了。
十四章一至四十六節幾個情節前後穿梭,掃羅和約拿單交錯出現,掃羅的被棄和約拿單的可能被擁護,交織一起,呈現出人生的複雜面。先是起於十四章一至十五節,上承沒有百姓武器,獨掃羅和約拿單有的話,下接他帶著拿武器的僕人偷襲非利士人,靠耶和華打敗敵人的事。安排於此,顯然突顯出上帝大大使用他,讓人可能錯以為這就是前文所說「合神心意」的人。看約拿單幾次的說話,如第六節下:也許耶和華為我們動工,因為不論人多或人少,都不能妨礙耶和華施行拯救。」又第十節下:「因為耶和華已經把他們交在我們的手裡了」(比較第十二節)。
像雖像,但很快讓我們看見下一段經文的一個危機。危機的起點──全是因掃羅一個不是很細心、魯莽的行動──起誓而引起的。他說:「不等到晚上,不等到我向敵人報了仇,就吃食物的,那人必受咒詛。」約拿單在不知情下觸犯了掃羅所起的誓言。等以色列民告訴他有關誓言,他的反應可以說 呈現出與他父親不同的觀點,也可以是類似後來押沙龍對大衛的態度,:「我父親連累了這地的人。你們看!我嘗了這一點蜂蜜以後,我的眼睛就明亮了。今天眾民若隨意吃了從他們的仇敵奪得的東西,不是更好麼?如今擊殺的非利士人,不是更多麼?」(十四27)這一發不可收拾了。他這一說竟然使到眾人將所奪的牛羊和牛犢,宰了並連肉帶血吃了(十四32)。這是很矛盾的一個情形:一方面耶和華把敵人交在約拿單手裡,另一方面約拿單並不十分敏感於律法。
到底為何要有約拿單戰勝的一個插曲,作者選材時可不可以不要加入這一段呢?顯然,這一插入,更顯出掃羅之被棄。至於約拿單活在這樣的歷史中,當事情演變到耶和華使他得勝的一幕時,在那個時空中,歷史將如何演變那時尚不知道,每個人都會以為他必作王。但結果不是。像,但「像」不是標準。耶和華所選立和膏立的才是。 像雖像,卻不是。顯然撒母耳記的作者很快已經回答了我們的問題:約拿單不是那位「合神心意」的人。
耶和華使以色列人得勝,顯然不是要顯明上帝要約拿單接續掃羅作王,而是顯明掃羅的悲劇下場。但當掃羅要按誓言定約拿單的罪時,掃羅與約拿單這事的衝突最後要掣籤來找出是誰犯罪,事情好像一直往悲劇下場發展。百姓卻為約拿單求情,顯示出以色列民並不站在掃羅這一邊,反而支持他的兒子約拿單。 照說,約拿單即受支持,他應能繼任王位,但事實上卻不是如此。
掃羅的反應
話說掃羅,三十三節到三十五節看見掃羅聽見有人吃帶血的肉,他馬上反應說:「你們有罪了」,然後他為耶和華築壇獻祭。 撒上十四35說:「掃羅為耶和華築了一座祭壇,這是他初次為耶和華築的祭壇。」獻完祭後,掃羅想大概可以追擊敵人了吧!於是說(卅六節):「我們不如夜裡下去追趕非利士人,搶掠他們,直到天亮,不留他們一人。」沒料到祭司的反應是:「我們當親近神。」掃羅以為獻了祭,大概就是這麼回事。但似乎該處理的罪還不夠徹底。
祭司名叫亞希亞,先是在十九節已提到。 這祭司的角色很奇怪,沒有撒母耳那樣的權威。這祭司似乎聽命於掃羅,連搬運約櫃、獻祭都是由掃羅作主的。整件事,祭司的話很少,是偶然的嗎?是真相如此,也作者也讓我們有心者來讀出來。少,為甚麼?沒有機會發言,不方便發言。掃羅不愛聽。掃羅不是個愛聽勸的人,有自己的主張。他很重視自己作王的地位。所以,祭司不愛表達。
這更顯出這短短一句話的重要。雖不愛說,但這句非說不可。
祭司開了口,掃羅唯有求問上帝可以去追趕非利士人。但上帝沒有回答。原來他起誓的事還沒有了結。此外,這次他的求問,神沒有回答,是否再強調神已離棄他。同時,再次顯示他的生命特質:不愛聽。後來歷代志對掃羅人生下的結論是:他沒有求問耶和華。從另一個層面來看,也可以說因為「他不愛聽」。
亞瑪利人一役再次沒有聽命
十五章說的是與亞瑪利人爭戰的事。耶和華的吩咐是不可憐惜他們,要盡殺死。結果掃羅是殺盡了一切牲畜和眾民,只是生擒了亞瑪利王亞甲,第九節說:「只是掃羅和百姓卻憐惜亞甲,也愛惜上好的牛、羊、牛犢、羊羔,並一切美物,不肯滅絕。凡下賤瘦弱的,盡都殺了。」
結果這是很嚴重的:這樣的不遵守耶和的命令使耶和華後悔了。
可貴的是,撒母耳為此甚為憂愁,「終夜哀求耶和華」。雖然他由始至終都不贊成立王的事,但即膏立了,便忠心耿耿。這是他在神面前忠心的表現。
撒母耳前往責備掃羅。再一次我們看見掃羅為自己辯護。掃羅的辯護十分有意思。他把保留牲畜的罪全怪在百姓頭上;又美其名為要獻與耶和華你的神。這「你的神」真是可圈可點,他不說「我的神」,而說「你的神」,難道他不再以耶和華為神了嗎?十五節說一次,廿一節又這麼說。
二十二至二十三節正是其核心所在:聽命勝過(於)獻祭。
二十四節到三十一節:二十四節再次見到掃羅把過錯賴在百姓身上。他說他因懼怕百姓才如此。三十節更是見到掃羅的心不在神身上,而是在於他自己的面子。他對撒母耳說;「求你在我百姓的長老色列人面抬舉我,同我回去,我好敬拜耶和華。」這敬拜的舉動也是政治性的。
最後一節揭露給我們知道撒母耳為掃羅悲傷的緣故是因耶和華後悔立王的事,而這立王的事好像一早都已知道是不好的了,現在正是「應驗了」。
跋
二十八章2-25提到掃羅求問女巫的事(交鬼),是段難解的經文。為甚麼掃羅要出此下策呢?聖經說:「掃羅求問耶和華,耶和華卻沒有藉著夢,或烏陵,或先知回答他。
最後,掃羅是在戰役中自殺而死的(撒上卅一)。歷代志作者的評述值得我們看一看,經文說:「掃羅死了,因為他悖逆耶和華,沒有聽從他的話,也因為他去求問那交鬼的,沒有求問耶和華,所以耶和華把他殺死了,把國位轉交給耶西的兒子大衛。
問題討論:
一、十三章8-10提到掃羅等不到撒母耳就先行獻祭了,撒母耳為此責備他,他回應他的理由。你覺得掃羅的原因和答辯合理嗎?撒母耳的責備當如此理解?
二、從撒母耳的責備和宣判,請分享為甚麼事情那麼嚴重?
三、請分享和討論掃羅生命中「向上帝求告」和「聽從上帝的吩咐」這兩個主題。
四、掃羅的生命如何反映了這一個主題:「聽命甚過獻祭」?
Subscribe to:
Posts (At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