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ursday 13 November 2008

押沙龍背叛與大衛之應對(一)

若讀者有看香港亞視所播之大陸製作長篇連續集《雍正皇朝》裡所勾劃各亞哥之間勾心鬥爭,而作父親的康熙如何運幄政局,安排接班人,為接班人能順利登位舖路,必對撒母耳記十三至十九章裡頭所呈現的父子利害關係不至感到完全陌生。古今中外,朝庭的鬥爭大致相似,都是權勢財色的問題。在《雍正皇朝》裡,所有的是一種史學家的角度,不太關心一位掌握宇宙人間君王興衰的上帝的存在及作為,但撒母耳記卻讓我們窺見上帝在大衛皇朝裡的作為。

 

十三、四章談到兄弟相爭,用雍正皇朝的話說,便是大阿哥和三阿哥爭權的事;裡頭又夾帶著妹子(他瑪)在權位相爭中之被犧牲。這兩章結束後,便白熱化了三阿哥押沙龍的野心。

 

剛看完十三、四章的讀者,讀到大衛與押沙龍兩父子在因家室不幸的事多年不見,最後終於相擁而哭時,時隔五年之久,心中尚自嗟歎!然正心裡稍覺舒暢,十一五章一開始便掀開了押沙動策動叛變的行動。一切來得非常突然!開始時是押沙龍處心積慮的,特意在城門口審判人民的爭訟,並機心畢露的說:「恨不得我作國中的士師!凡有爭訟求審判的,到我這裡來,我必秉公判斷。」這句話無非向百姓暗示現任的王(即他父親大衛)並不為民申冤。這是否是事實我們無從得知,若真是事實,大衛為何如此我們亦不得知。但相信這段經文主要是要讀者看見押沙龍的野心。結果,聖經說:「押沙龍暗中得了以色列人的心。」

 

押沙龍這樣做為期四年[1],可見他的沉著。相信這時他必已取得不少民心。接下來便是進行第二步的計劃。他請求大衛讓他去希伯崙,說是要向耶和華還願。王給於信任,讓他去。誰知他竟是去佈署叛變的事,一方面派探子去以色列各地散佈他作王的消息,一方面請了二百人與他同去。(這二百人都不知情)。政治是一種造勢,押沙龍先有為民審判的民意基礎,如今所作的便是把民意抄熱,接著關鍵的一著便是叫人把大衛的謀士基羅人亞希多弗請了來。這人既是大衛的謀士,人看來便會想連大衛的謀士都反他,這叛變準不會錯。於是「叛逆的勢派甚大;因為隨從押沙龍的人民,日漸增多。」



[1] 禾合本第七節「四十年」可能是「四年」的誤寫,又或指押沙龍滿了四十歲,或指大衛王作王滿了四十年。我們且取第一個解釋,即四年。

No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