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厚基 預備
二零零七年十一月十七日
創世記有不少內容是敘事體,不是道德教訓,不是格言,但卻涵蓋這兩者。創世記記載的也是三、四千年前的近東時代的事蹟,和今天有時代的不同和文化的差異。這時我們今天在讀的時候要留意的原則。
創世記既是敘事,也有敘事的神學重點:上帝的創造、揀選、應許和立約。這些主題也不是以論說文的形式出現,而是從上帝如何在祂所揀選的人的生命中行事,也在人真實生命處境中說法、顯現而下筆的。我們必須尊重這客觀的事實。換句話說,如果創世記記載亞伯拉罕和撒拉、以撒和利百加、雅各和利亞及拉結的目的不是要提供一些夫妻相處之道的法則,我們也要尊重。不然,便是明明的去曲解其原旨了。
這樣,我們就會對其中一些不合我們文化道德觀念、甚至是屬(新約)基督教之道德觀念的事蹟和行動感動訝異。
有了這基本前題,我們再來看以撒(之前大家看亞伯拉罕也是一樣),就比較能欣賞且不會誤解其中的內容。今天的重點偏重在他和利百加對家庭的影響以及的心意之呈現。
以撒的出生
以撒的人生都在其他人的影子裡頭:在父母亞伯拉罕、撒拉和夏甲的情情怨怨中,在父親與上帝的關係中,在妻子利百加的影響中,在兒子的鬥爭中。
出生在鬥爭裡:撒拉的建議.人意的摻雜
(十六、十七和廿一章)( 加四21-31)
以撒出生於應許中,這是他很小就體會到的。(要知道亞伯拉罕是信心之父,以及因信稱義等重重的觀念,不但對以撒、甚至是對亞伯拉罕,也是還沒有的觀念),但他也活在人意的鬥爭裡,即撒拉與夏甲,他與以實瑪利。
他還小的時候,大他十四年同父異母的哥哥一起嬉戲,這單純的兄弟情在小心眼的撒拉眼中卻不是如此,她沒為兄弟情感到欣慰,反而告到丈夫那裡去說:「把這婢女和她的兒子趕出去,因為這婢女的兒子不能和我的兒子以撒一同承受產業(廿一10)。」聖經作者還透過她的眼光如此描述夏甲和以實瑪利——撒拉看見那埃及人夏甲給亞伯拉罕所生的兒子在嬉戲(廿一9)。特別強調夏甲的身份是埃及人,不能承受產業,和她的兒子的合法身份不一樣。因此夏甲和以實瑪利就被趕了出去,為難了亞伯拉罕。但這裡再一次顯出上帝對亞伯拉罕的體貼,祂對他說(12-13):「不要因這童子和你的婢女而煩惱。撒拉對你說的話,你都要聽從;因為以撒生的,才可以稱為你的後裔(seed)。至於這婢女的兒子,我也要使他成為一國,因為他也是你的後裔(seed)。」(上帝不能廢棄自己的應許,但對人自作主張的作為[撒拉之建議和後來的事]帶來的後果處處顧念。祂也賜福以實瑪利,但應許終歸應許。)
這件事到底對以撒有沒有影響,聖經沒有明言。
以撒一出世就活在這樣的鬥爭裡。相信他也對母親和二媽(撒拉和夏甲)的事不是完全沒有體會的。但到底影響有多少,我們不能過度的詮釋。
這才得了安慰(理解一):利百加接續撒拉
廿四章最後一節是非常有意思的,經文說:「以撒領利百加進了他母親撒拉的帳棚,並且娶了她。利百加便作了以撒的妻子。以撒愛利百加。以撒自從他母親去世後,這才得了安慰。」以撒之「這才得了安慰」,是很有意思的一句。在猶太傳統中,這節經文被詮釋為撒拉的地位,而利百加則代表著繼承這個地位者。 這一點可以從她(利百加)的家人為她祝福的話裡看見:「願你作千萬人之母」,就像撒拉一樣。
這才得了安慰(理解二)
然而,留意聖經之敘述卻也給我們一個可能的理解。我們之前說到以撒活在母親和二媽的鬥爭中,鬥爭的結果是二媽和哥哥以實瑪利之被逐。那不是一個愉快的經驗。這事件記載於二十一章,二十二章則是被獻的經歷,接下來便是二十三章他母親的逝世。有關他的事蹟,第一環節的敘述延續到二十四章我們以上引的那一節告一個段落,結束於「這才得了安慰。」
娶妻:廿二章的伏筆
話說以散娶妻,這一件心事早在亞伯拉罕心中,早在廿二章的尾聲中,聖經記載道:「這些事以後,有人告訴亞伯拉罕說:『密迦也給你的兄弟拿鶴生了幾個兒子;長子是烏斯,他的弟弟是布斯,和亞蘭的父親基母利;還有基薛、哈瑣、必達、益拉和彼土利。(彼土利生了利百加。)』」這利百加是作者給我們透露的,但肯定亞伯拉罕心中會想到:本族本家裡必定有女子合適作兒子的媳婦的。
亞伯拉罕心繫後裔:應許之實現
二十四章第一節很重要:「亞伯拉罕老邁了,年事已高,耶和華在一切事上都賜福福給他。」耶和華在一切事上都賜福,但還有一件,就是以撒還沒有聚妻,這後裔的事該如何!
娶媳婦的標準一:不可是迦南人
所以這一次,他在吩咐老僕人的話中,是值得我們留意的。首先是標準。他說:「…不可從我現在居住的迦南人中,為我的兒子娶他們的女子為妻。你卻要到我的故鄉、我的親族那裡去,為我的兒子以撒娶妻。」我想亞伯拉罕非常清楚當地迦南人的風俗,並不合他的標準。所以不能娶當地人。
娶媳婦的標準二:不能叫以撒回老家(不合呼召和應許)
他也不能叫他的兒子去。當他的僕人問他說:「如果那女子不願跟我到這地方來,我必須把你的兒子帶回你原出之地去麼?」「亞伯拉罕對他說:『你要謹慎,切不可帶我的兒子回到那裡去。』」為甚麼呢?答案在第七節:「耶和華天上的上帝,就是領我離開我的父家和我親族之地,曾經對我說話,又向我起誓的那位說:『我必把這地賜給你的後裔。』他必在你前面差派他的使者,你就可以從那裡為我的兒子娶妻。如果那女子不願跟你來,我叫你這誓就與你無關了。只是不可帶我的兒子回到那裡去。」顯然,他認定了上帝應許他要把「這地」賜給他,他斷不該走回頭路,也不讓他兒子回去。最後就是留在那兒,把媳婦帶來。
利百加的人品
在忠心的老僕人的「挑選」中,選中的利百加。亞伯拉罕給僕人的吩咐是找本族本家的,把她帶回來。但他更進一步設定了一個很好的屬靈品格的標準,一個最基本的標準:接待遠方的人,有愛心,而且能幹活。他心中作了設想,便為此禱告求上帝的引導。這一套原則雖然古老,卻沒過時。換作今天的話說:覓妻條件就是:信主、有寬大的心、有愛心、能幹(不是擺漂亮好看的花瓶)。
有趣的事,整件事,整四十歲的以撒沒插手,都是父親給他安排的(廿四67)。經文可能不是要表示傳統上婚姻大事都是長輩安排的,也不一定是表達以撒的個性,而是要說明亞伯拉罕之兩個標準:一、對象不能是迦南人,二、以撒不能離開此地。
整件事只是到尾聲,才提到以撒。即在利百加抵達的那一天,日近黃昏時,喜歡安靜的以撒在田間默想,「他舉目觀看,忽然看見來了些駱駝。」聖經沒說他接著有甚麼行動(廿四63),反而是利百加,同樣是「舉目觀看,看見了以撒,就下了駱駝」 (廿四64),充份表現她的主動, 並且主動的問那僕人:「在田間走來迎接我們的這人是誰?」而僕人回答說:「他是我的主人。」利百加聽見了,「就拿面紗蒙在面上」(65)。這幾個行動,用句中國人的話說,就叫知書識禮。
我們可以說,這一段經文的重點似乎在於利百加甚於以撒。以撒的生命特質比較多呈現在二十六章的兩個事蹟:一是亞比米勒,二是讓井的事。值得一提的是:以撒雖因沒有勇氣而撒了小謊,但亞比米勒的人若因誤會而羞辱了利百加卻是大事。
換井的事表達出以撒退讓的個性,也表達上帝的同在和賜福,使他昌盛(廿六12-13, 22, 28-29)。
上帝造我們,人人都有不同的性格。看以撒和利百加,或看亞伯拉罕和以撒,我們要分出甚麼是universal principle普遍原則,甚麼是particular具體個別的。比如說人人都有不同的個性,這句陳述句說的是一個普遍原則。陳三、李四的個性一個文靜、一個暴躁,這是個別性。
以撒或許比較文靜被動,利百加或許比較主動,這是他們的個性。我們無法變成他們。但他們的生命情操、道德品性,我們可以學。但有時候這界線也難分。
比如說「主動」,有人天生主動,我們也非常欣賞,甚至覺那是這人的優點。由於天生,所以這人不必費太大的勁就能主動了。但我們不會因為他不必費勁而不欣賞,因為主動本質上是好的氣質品性。
但有人可能天生不主動,常靠努力而學得主動。這樣說來,我們不會把以撒、利百加當作是模範、楷模、樣板,而能學他們的品格。新約聖經說,凡是美善的、眾人看為好的,你們都要努力去作。
在於找出對象而言,(我們都已過了這個階段),所以我們不一定要像以撒一樣,找一個像利百加那樣主動的人。對於自己另一半的要求,也不一定要以他們為樣板而互相要求,但卻要從他們的優點處看到值得學習處。
我想這段經文較突現的是利百加的個性和優點,反而是以撒沒有那麼突出了。
雙子與祝福(廿七)
以撒和利百加的故事,專屬他們的事蹟可能就只有二十四章六十一至六十七節。
前面說到以撒的敘事從廿一至廿西章屬第一輪。第二輪的敘述開始於廿五章十九節,但其實也可以說是進入雅各的敘事了。這段敘事起於利百加生子,而止於以撒給雅各祝福。
一開始經文說(廿五21):「以撒因為自己的妻子不生育,就為她懇求耶和華。耶和華應允了他,他的妻子便懷了孕。」由於是雙生子,而且在她肚裡碰撞,她因此向耶和華求問。得到的回答是:「兩個在你肚裡,兩族在你腹中要分出來;將來這族必強過那族,大的要服事小的。」
利百加自己的禱告,耶和華的回應她必定記得。「大的要服事小的」這句話大概在她心中有深刻印象。結果孩子漸長後,以撒愛以掃,利百加愛雅各。利百加是否因為雅各是小的(因大的要服事小的,她明白這特殊的含意),而特別寵愛他呢?至於以撒,純是因為以掃的手藝而愛他。聖經說雅各為人安靜,常常住在帳棚裡,自然和母親相處的時間也比較多。記得我們提以撒領利百加進入撒拉的帳棚。
最後一個我們一起來看的以撒生平事蹟是他給兩個兒子的祝福。
話說以撒年老、老眼昏花的時候,還是逃不過這一劫:他的小兒子雅各,在寵愛他的媽媽利百加的鼓勵下,騙了父親的祝福。先不說他兩個兒子,但從他的祝福中,看見舊約族長時代的一樣原則,祝福出去了的,就收不回來了。
這一刻我們一開始所說的普遍原則和個別事例之別就非常重要了。而且是敘事文體(不是道德教訓、寓言故事或格言)更是重要,且聖經的寫實手法也是重要的。
記得創世記有一神學主題,就是上帝的揀選、應許和立約。從一方面說,利百加是工於心計(我們待會兒再來處理道德問題),但若按敘事的角度而言,一開始懷胎的時候,利百加就已貼身感受到兩個兒子的「鬥爭」。可能是先入為主(大的要服事小的),之後再觀察兩個兒子的發展(和關係),以掃看重紅豆湯過於長子之名份、以掃所娶外邦妻子常使她和以撒難過,心中或許有個想法:雅各才是上帝的揀選。無意間聽見雅各要給以掃(大兒子)祝福,她大概覺得不應該。(許多人在讀這段文的時候都把焦點放在雅各和利百加的狡猾奸詐。)她似乎隱約覺得事情該是如此發展的。
新約裡只有保羅一人,也只有一段經文詮釋利百加,在羅馬書九章九至十六節:
因為所應許的話是這樣:「明年這個時候我要來,撒拉必定生一個兒子。」不但如此,利百加也是這樣:既然從一個人,就是從我們的祖宗以撒懷了孕,雙生子還沒有生下來,善惡也沒有行出來,(為要堅定神揀選人的旨意,不是由於行為,而是由於那呼召者),神就對她說:「將來大的要服事小的。」正如經上所記的:「我愛雅各,卻惡以掃。」既是這樣,我們可以說甚麼呢?神不公平嗎?絕對不會!因為他對摩西說:「我要憐憫誰,就憐憫誰;我要恩待誰,就恩待誰。」這樣看來,既不是出於人意,也不是由於人為,只在於那憐憫人的神。
我們再說,創世紀的敘事不是為了道德教訓,所以如果以此來尋找一個道德模範,必會失望。如此,我們大概可以理解利百加對雅各傳授計謀,既好像成就了上帝的應許,卻為何是一種錯誤的道德行為。
利百加的為人是一層。
利百加對上帝的揀選和祝福的理解、詮釋和「刻意以人意配合」是另一層。
上帝的旨意就成就是一層。
上帝的旨意是否一定要藉此方式成就是一層。
再一層是在這神人意思交織的情形,仍能成就祂的意思,這就只能說上帝的意念高過我們的意念。
Thursday, 15 November 2007
Wednesday, 7 November 2007
危機與變易:撒母耳危機的易傳詮釋
撒母耳記第八章處理的是以色列民的民族危機,而這危機又緊緊扣在撒母耳一家的地位上。危機起,危機化解;舊制度、舊觀念讓步給新制度、新觀念,起承轉合,百姓和長老不滿,撒母耳不悅,上帝介入,只有一些對話和事件的描述,卻沒有太多的詮釋,彷彿歷史就是如此轉成的。甚至說連上帝的心意,作者也不作多詮釋,只是直接的說出上帝如何回應撒母耳。
這樣,詮釋不多,心意就內歛而隱藏。只有事件和對話,事件和事件之間,一句對白和另一句對白間的轉接便顯得重要了。
人間的原因和上帝的處理
本來到撒母耳第七章,士師撒母耳的故事便隨著以色列全家都向耶和華,隨著那被命名為以便以謝的石頭被立起結束。然後,士師時代將繼續,以色列將有別的士師起來。但故事到了第八章卻起了一個的大轉變。
至第七章止,舊的模式──神權制度──似乎行得通,但此時這種制度卻面臨一個危機,表面上看是以色列人要立王,要像外邦人,而不要上帝;但裡頭不無人事和神意的交織。
話說「撒母耳年紀老邁,就立他兒子作以色列的士師。」誰知「他兒子不行他的道」,無獨有偶,像以利的兩個兒子一樣,「貪圖財利,收受賄賂。」撒母耳的心意相當明顯,就是為他的兒子約珥和亞比亞作安排,可惜的是,他兒子逆天而行,傷風敗德,自然人心離散,天命不降。
結果以色列民的長老都來到拉瑪,即撒母耳所住之處來見他,對他說:「你年紀老邁了,你兒子不行你的道。現在求你為我們立一個王治理我們,像列國一樣。」
這理由是相當充份的,也是相當負責任的。我們可以推想,若約及和亞比亞和父親一樣敬畏上帝,以色列長老不至於如此要求,以色列人的歷史可能不是這麼發展了。
可是撒母耳不喜悅他們這麼說,不高興他們要求「立一個王」。
雖然,我們從耶和華對他的問應(「他們不是厭棄你,乃是厭棄我」)看出撒母耳個人相當在意以色列長老的要求,他的自尊受傷,覺得被厭棄。
他如果可以站在那些長老的角度,或許也會有類似的擔憂和要求。但此處,卻顯出他對自己兩個兒子之所為,似乎是相當盲目。(難道是他幼年見慣以利和他兩個兒子的情形,但沒有引以為戒)。
無論如何,撒母耳為這事禱告耶和華。
結果,耶和華對撒母耳說:「百姓向你說的一切話,你只管依從;因為他們不是厭棄你,乃是厭棄我,不要我作他們的王。自從我領他們出埃及到如今,他們常常離棄我,事奉別神。現在他們向你所行的,是照他們素來所行的。故此你要依從他們的話,只是當警戒他們,告訴他們將來那王怎樣管轄他們。」
上帝的話,用今天的話說,就是「你別介意他們所說的,他們是針對我,不是針對你。他們向來都是如此的,不是只有對你才如此。」
上帝一句乘機責備撒母耳沒有好好教導兒子的話也沒說,只是說些體貼撒母耳的話。上帝很體貼撒母耳,沒有當面附和以色列長老的意思來責備撒母耳,也沒一面安慰他,一面表示長老們的意思也沒錯。反之,上帝一味的說以色列百姓的不是──即他們和他們的祖宗一樣,常常離棄上帝,去事奉別神。
新舊制度背後的歷史真相
記得撒母耳記的作者要交待的乃是以色列如何從舊制度轉向新制度的問題。如果這一章一開始沒有提到撒母耳之老邁和他兒子之背道,或許意思會直接了當一些,就是以色列人羨慕外邦人,希望有王治理他們。
但簡單的對話裡頭,透露了以色列的長老對撒母耳兩個兒子的不滿、對民族的危機感、擔心若不乘撒母耳在世好好的處理這治理全民的事,他一離世,以色列就有難了。換句話說,長老們覺得我們不是不信靠上帝,而是為以色列的前途落在以利兩個敗家子手上憂心。
到底是厭棄耶和華呢?還是出於擔憂以色列家的實際考慮?還是羨慕外邦人有王?在字面上給我們一個明講的原因是百姓之厭棄耶和華,字裡行間暗示的是現實的擔憂,深覺得需從士師的體制過渡一個邦國體制。撒母耳家的現象,使到這種的局勢找到一個出口,使到神權制度必須讓步。上帝一方面當作撒母耳的面斥責以色列的不是,一方面卻默許了這種制度的轉變,其中夾帶著條件和警告:條件是所膏立的王必須順從耶和華和代表耶和華的先知(參撒上第十二章);警告是所立的王要轄制並剝削他們。
上帝許以色列人立王,但定下條件,滿足以色列的要求,同時保住撒母耳的顏面,孕育出神權君主的制度。在實際的生活上,撒母耳在世時仍然對所立的君有相等於上帝而來的權柄,及至以後的先知一樣。
到底耶和華在此是不是妥協了呢?耶和華的心意豈不是超越的嗎?撒母耳記漸漸要帶出大衛乃耶和華所揀選的君王,象徵著那未來的彌賽亞和平之君。若沒有君王的制度,受膏君王的意象不會出現。上帝是早有預備遲早要在以色列人中君主(神權)制度嗎?若是如此,又何必對撒母耳表示祂似乎並不喜悅他們如何要求。若不是,則上帝是順應著人間歷史人事的演變,從中扭轉出一個新的制度,結合歷史於祂的心意中,結合人意於祂的旨意中。於是,以色列也有君王,但必須有別於其他的國家,因為祂仍是最高的統治者。
其實,這觀念和古代中國的情況也相似。中國人稱呼皇帝為天子,且也有上天降命降任的觀念。並且君王被立被廢全是由於上天的決定,瑞視君王之言行是否合德,有沒有違背天命、逆天而行而定。這中國人所說的天,追溯遠至最早的《尚書》或是後來的民間文學《封神演義》,都代表一位有情義的天,西方神學稱之為人格天或位格上帝者。
撒母耳記成書時,神權君主制度已行之有年,大衛政權更是早受肯定,不能以早期自摩西以來至士師時期之神學觀念,來判定大衛王朝的不合法。上帝對大衛的許多應許也不能廢棄。這樣,兩個階段的神學必須要有一個合理的整合。撒母記上第八章開始至第十二章,甚至說至掃羅王被廢為止,處理的便是這種新舊制度的過渡。藉著一個危機,引入一個改革,牽涉了上帝的的介入,以色列史隨著世界史的巨輪,繼續承載了上帝永遠國度的旨意。上帝在歷史之中,而又超越於歷史之外。
易傳、變易、至誠、人心
中國易傳傳達的乃是判斷時局、處變和推測未來的處世智慧。易有六十四卦,每一卦的卦相都說明一個時局、一個現象、一個局勢。
我們可以說每一卦都包含一個時空;但一卦裡有六爻,每一爻也代表一個時空(具體而言,沒有一個時間是不包括空間的),每一卦象是一個整體的局,每一爻代表其中不同時空的演變,從最底的初爻到最上的上爻,可以說是時間的演變。這樣卦和爻又是整體和個別狀況的對比。
六十四卦裡的每一卦又可以有上卦和下卦,分別由三爻組成,這樣上卦本身是一個整體,下卦又是一個整體;上或下卦中的三爻與上下卦又呈現整體和個別的關係。外加一個卦有上二爻主天、中二爻主人、下二爻主地的關係;而爻又分陰爻陽爻,卦裡又有陰位陽位,而產生陽在陽位,陰在陰位叫得位。
此外,六十四卦之每一卦都可以上下卦倒轉叫綜卦,對調叫互易卦,陰爻變陽爻而陽爻變陰爻叫錯卦,取二、三、四爻並取三、四、五爻或取三、四、五爻並取四、五、六爻,以此類推者叫交互卦。「橫」「縱」「錯」「綜」,千變萬化,甚為複雜。
有趣的是,每一卦之取「綜」取「錯」後之「變卦」,自成為六十四卦中的其中一卦,故無論卦如何變,還是在六十四卦之整體中。
故易傳對整體、個體、時間(之漸進演變)、空間(變換互調)、正(陰)、反(陽)、合(和)、位之關係作了非常細膩的觀察和詮釋,對每一個局勢的可能變化都作了推測,叫那用易者有智慧。
然而,既說出種種可能性,則表示每一種都可能出現,似乎是說了等於沒說,沒甚麼用處。然而,在推測各種可能性之中,學易用易者,乃能擴展其運算的智慧而作適當的判斷和抉擇。
說到最後,最關鍵者乃是人本身。故易傳裡有自強不息、生生不息之觀念。儒家《中庸》帶出至誠者的觀念,所謂至誠者,知己、知萬物、知四時、知吉凶,參天地化育,盡性知命,料事如神。與易傳之觀念是不謀而合。
世事之變幻固然錯綜複雜,甚為難料,但關鍵仍在於人,所謂事在人為。自強不息者、至誠者,能突破各種陰陽失調、小人當道、時不於我的困局、僵局、亂局,至誠者能等、能改、能革、能變,更能謙和自己。
進一步說,要能面對世事之變幻,所需者自強不息和至誠之生命。而誠意者,正心。終歸一句,中國人相信心最重要,無怪乎中國儒釋二家,最後都歸結於心。
可是,心最難處理。
得著智慧.敬畏上帝
撒母耳面對以色列長老要求立王的事,關係著以色列人、他自己乃兩個兒子、思想和觀念等內外事。他的心受衝受困,外在的局勢形成壓力,長老們的聲音反客為主,要取代了他的地位,陰盛陽衰。兒子的不肖使他失去方寸,心不能剛強不息。
所幸者,聖經中的天─即上帝─不受人生時事變化所限,換句話說,祂可以出入於易傳所代表的六十四卦中,而不受六十四卦之宰制。一切陰陽、爻卦、綜錯,全在祂的權柄之下。換句話說,祂掌握乾坤。
撒母耳受困,於是禱告那掌握人心乾坤的主。
至於我們,從以色列人要求立王一事,則結合易傳之思考模式,看清這事的人心和局勢,明白每一事背後必有幾重的關係。在面對困境中,除了能靠上帝能有一清潔的良心、剛強的心、篤直的心,如此才能參天地化育,明白困境中所牽涉的各樣利害關係,進而又能謙和的明白,世事陰陽萬變,實超出我們己力所判斷,而能養成一種敬畏和倚靠上帝的心,讓上帝插手於我們的人生各事中。
再說,我們不是每一個人都站在撒母耳一般的關鍵性地位,面對世界、國家、社會、家庭,個別家庭不至於影響國家制度的變化,對於國家和世界,也沒有舉足輕重之地。但我們卻明白,從易之六十四卦的角度來理解,每一個人都能從其本位開展出以他為中心的六十四卦圖,故在一層層的關係中,彼此的六十四卦又彼此交錯重疊,互相影響牽扯。
以家庭而論,撒母耳一家對以色列的影響是直接而大的,我們的家庭可以對社會造成正面或負面的影響,反之亦然。
上帝容讓祂的旨意和人意交織
再回過頭來說,長老們要求撒母耳立王,是厭棄耶和華呢?是擔憂全民敗壞在撒母耳兩個敗家子手上呢?是羨慕鄰國有國王的制度呢?我們可以說第一層是上帝的心意或理由;第二層是撒母耳的心意或理由;第三層是長老們的心意或理由。
上帝的心意在第一層,也是最內層,通常這心意也是最隱藏的。在立王一事上,上帝告訴撒母耳說,以色列人是因厭棄祂,所以立王。這話有兩面的意思,一面是出於上帝與撒母耳的關係,是安慰的話;一面或許是真實的,是上帝對以色列人的判斷。這第一層的心意,既是常隱藏的,常常也不為人所知,上帝也不勉強;似乎只要讓撒母耳知道就好,因撒母耳是祂的僕人,上帝不會向祂的真僕人隱瞞祂的心意。
但這一切都是在內心裡發生的事,撒母耳若不透露,應該沒有人知道;作者若不透露,我們也不知道。故在歷史的流程中,這第一層心意是沒有出現的,也是隱藏的。
至於第二層心意,是撒母耳的心意。他的心意也是與上帝的意思交錯出現的。如前所述,這邊廂撒母耳在上帝把百姓要求立王的事陳明,那邊廂警戒百姓立王將帶來之壓制,上帝沒有順應撒母耳給百姓的警告,不許百姓立王,反而叫撒母耳依從他們,因為他們想要一個王(而不要上帝)治理他們、統領他們、為他們爭戰。於是,上帝的心意──一者作以色列的王和統領以及為他們爭戰的主,二者容許他們立王,三者借撒母耳的口所發的警戒──便和撒母耳的心結合交錯出現了。他不肖的兒子雖然似乎成為以色列人要求立王的正當理由,但卻無法遮蔽上帝的心意。然而,上帝的心意卻必須多重的出現在現實中,是為上帝的心意和人的意思互為交織。
這樣,第三層之長老的心意,也被包容進上帝的心裡頭了。這是上帝的智慧。
這樣,對以色列和撒母耳而言,立王之前後始末似乎是危機和變易,但在危機和變易中則呈現了上帝的心意和智慧。
這樣,詮釋不多,心意就內歛而隱藏。只有事件和對話,事件和事件之間,一句對白和另一句對白間的轉接便顯得重要了。
人間的原因和上帝的處理
本來到撒母耳第七章,士師撒母耳的故事便隨著以色列全家都向耶和華,隨著那被命名為以便以謝的石頭被立起結束。然後,士師時代將繼續,以色列將有別的士師起來。但故事到了第八章卻起了一個的大轉變。
至第七章止,舊的模式──神權制度──似乎行得通,但此時這種制度卻面臨一個危機,表面上看是以色列人要立王,要像外邦人,而不要上帝;但裡頭不無人事和神意的交織。
話說「撒母耳年紀老邁,就立他兒子作以色列的士師。」誰知「他兒子不行他的道」,無獨有偶,像以利的兩個兒子一樣,「貪圖財利,收受賄賂。」撒母耳的心意相當明顯,就是為他的兒子約珥和亞比亞作安排,可惜的是,他兒子逆天而行,傷風敗德,自然人心離散,天命不降。
結果以色列民的長老都來到拉瑪,即撒母耳所住之處來見他,對他說:「你年紀老邁了,你兒子不行你的道。現在求你為我們立一個王治理我們,像列國一樣。」
這理由是相當充份的,也是相當負責任的。我們可以推想,若約及和亞比亞和父親一樣敬畏上帝,以色列長老不至於如此要求,以色列人的歷史可能不是這麼發展了。
可是撒母耳不喜悅他們這麼說,不高興他們要求「立一個王」。
雖然,我們從耶和華對他的問應(「他們不是厭棄你,乃是厭棄我」)看出撒母耳個人相當在意以色列長老的要求,他的自尊受傷,覺得被厭棄。
他如果可以站在那些長老的角度,或許也會有類似的擔憂和要求。但此處,卻顯出他對自己兩個兒子之所為,似乎是相當盲目。(難道是他幼年見慣以利和他兩個兒子的情形,但沒有引以為戒)。
無論如何,撒母耳為這事禱告耶和華。
結果,耶和華對撒母耳說:「百姓向你說的一切話,你只管依從;因為他們不是厭棄你,乃是厭棄我,不要我作他們的王。自從我領他們出埃及到如今,他們常常離棄我,事奉別神。現在他們向你所行的,是照他們素來所行的。故此你要依從他們的話,只是當警戒他們,告訴他們將來那王怎樣管轄他們。」
上帝的話,用今天的話說,就是「你別介意他們所說的,他們是針對我,不是針對你。他們向來都是如此的,不是只有對你才如此。」
上帝一句乘機責備撒母耳沒有好好教導兒子的話也沒說,只是說些體貼撒母耳的話。上帝很體貼撒母耳,沒有當面附和以色列長老的意思來責備撒母耳,也沒一面安慰他,一面表示長老們的意思也沒錯。反之,上帝一味的說以色列百姓的不是──即他們和他們的祖宗一樣,常常離棄上帝,去事奉別神。
新舊制度背後的歷史真相
記得撒母耳記的作者要交待的乃是以色列如何從舊制度轉向新制度的問題。如果這一章一開始沒有提到撒母耳之老邁和他兒子之背道,或許意思會直接了當一些,就是以色列人羨慕外邦人,希望有王治理他們。
但簡單的對話裡頭,透露了以色列的長老對撒母耳兩個兒子的不滿、對民族的危機感、擔心若不乘撒母耳在世好好的處理這治理全民的事,他一離世,以色列就有難了。換句話說,長老們覺得我們不是不信靠上帝,而是為以色列的前途落在以利兩個敗家子手上憂心。
到底是厭棄耶和華呢?還是出於擔憂以色列家的實際考慮?還是羨慕外邦人有王?在字面上給我們一個明講的原因是百姓之厭棄耶和華,字裡行間暗示的是現實的擔憂,深覺得需從士師的體制過渡一個邦國體制。撒母耳家的現象,使到這種的局勢找到一個出口,使到神權制度必須讓步。上帝一方面當作撒母耳的面斥責以色列的不是,一方面卻默許了這種制度的轉變,其中夾帶著條件和警告:條件是所膏立的王必須順從耶和華和代表耶和華的先知(參撒上第十二章);警告是所立的王要轄制並剝削他們。
上帝許以色列人立王,但定下條件,滿足以色列的要求,同時保住撒母耳的顏面,孕育出神權君主的制度。在實際的生活上,撒母耳在世時仍然對所立的君有相等於上帝而來的權柄,及至以後的先知一樣。
到底耶和華在此是不是妥協了呢?耶和華的心意豈不是超越的嗎?撒母耳記漸漸要帶出大衛乃耶和華所揀選的君王,象徵著那未來的彌賽亞和平之君。若沒有君王的制度,受膏君王的意象不會出現。上帝是早有預備遲早要在以色列人中君主(神權)制度嗎?若是如此,又何必對撒母耳表示祂似乎並不喜悅他們如何要求。若不是,則上帝是順應著人間歷史人事的演變,從中扭轉出一個新的制度,結合歷史於祂的心意中,結合人意於祂的旨意中。於是,以色列也有君王,但必須有別於其他的國家,因為祂仍是最高的統治者。
其實,這觀念和古代中國的情況也相似。中國人稱呼皇帝為天子,且也有上天降命降任的觀念。並且君王被立被廢全是由於上天的決定,瑞視君王之言行是否合德,有沒有違背天命、逆天而行而定。這中國人所說的天,追溯遠至最早的《尚書》或是後來的民間文學《封神演義》,都代表一位有情義的天,西方神學稱之為人格天或位格上帝者。
撒母耳記成書時,神權君主制度已行之有年,大衛政權更是早受肯定,不能以早期自摩西以來至士師時期之神學觀念,來判定大衛王朝的不合法。上帝對大衛的許多應許也不能廢棄。這樣,兩個階段的神學必須要有一個合理的整合。撒母記上第八章開始至第十二章,甚至說至掃羅王被廢為止,處理的便是這種新舊制度的過渡。藉著一個危機,引入一個改革,牽涉了上帝的的介入,以色列史隨著世界史的巨輪,繼續承載了上帝永遠國度的旨意。上帝在歷史之中,而又超越於歷史之外。
易傳、變易、至誠、人心
中國易傳傳達的乃是判斷時局、處變和推測未來的處世智慧。易有六十四卦,每一卦的卦相都說明一個時局、一個現象、一個局勢。
我們可以說每一卦都包含一個時空;但一卦裡有六爻,每一爻也代表一個時空(具體而言,沒有一個時間是不包括空間的),每一卦象是一個整體的局,每一爻代表其中不同時空的演變,從最底的初爻到最上的上爻,可以說是時間的演變。這樣卦和爻又是整體和個別狀況的對比。
六十四卦裡的每一卦又可以有上卦和下卦,分別由三爻組成,這樣上卦本身是一個整體,下卦又是一個整體;上或下卦中的三爻與上下卦又呈現整體和個別的關係。外加一個卦有上二爻主天、中二爻主人、下二爻主地的關係;而爻又分陰爻陽爻,卦裡又有陰位陽位,而產生陽在陽位,陰在陰位叫得位。
此外,六十四卦之每一卦都可以上下卦倒轉叫綜卦,對調叫互易卦,陰爻變陽爻而陽爻變陰爻叫錯卦,取二、三、四爻並取三、四、五爻或取三、四、五爻並取四、五、六爻,以此類推者叫交互卦。「橫」「縱」「錯」「綜」,千變萬化,甚為複雜。
有趣的是,每一卦之取「綜」取「錯」後之「變卦」,自成為六十四卦中的其中一卦,故無論卦如何變,還是在六十四卦之整體中。
故易傳對整體、個體、時間(之漸進演變)、空間(變換互調)、正(陰)、反(陽)、合(和)、位之關係作了非常細膩的觀察和詮釋,對每一個局勢的可能變化都作了推測,叫那用易者有智慧。
然而,既說出種種可能性,則表示每一種都可能出現,似乎是說了等於沒說,沒甚麼用處。然而,在推測各種可能性之中,學易用易者,乃能擴展其運算的智慧而作適當的判斷和抉擇。
說到最後,最關鍵者乃是人本身。故易傳裡有自強不息、生生不息之觀念。儒家《中庸》帶出至誠者的觀念,所謂至誠者,知己、知萬物、知四時、知吉凶,參天地化育,盡性知命,料事如神。與易傳之觀念是不謀而合。
世事之變幻固然錯綜複雜,甚為難料,但關鍵仍在於人,所謂事在人為。自強不息者、至誠者,能突破各種陰陽失調、小人當道、時不於我的困局、僵局、亂局,至誠者能等、能改、能革、能變,更能謙和自己。
進一步說,要能面對世事之變幻,所需者自強不息和至誠之生命。而誠意者,正心。終歸一句,中國人相信心最重要,無怪乎中國儒釋二家,最後都歸結於心。
可是,心最難處理。
得著智慧.敬畏上帝
撒母耳面對以色列長老要求立王的事,關係著以色列人、他自己乃兩個兒子、思想和觀念等內外事。他的心受衝受困,外在的局勢形成壓力,長老們的聲音反客為主,要取代了他的地位,陰盛陽衰。兒子的不肖使他失去方寸,心不能剛強不息。
所幸者,聖經中的天─即上帝─不受人生時事變化所限,換句話說,祂可以出入於易傳所代表的六十四卦中,而不受六十四卦之宰制。一切陰陽、爻卦、綜錯,全在祂的權柄之下。換句話說,祂掌握乾坤。
撒母耳受困,於是禱告那掌握人心乾坤的主。
至於我們,從以色列人要求立王一事,則結合易傳之思考模式,看清這事的人心和局勢,明白每一事背後必有幾重的關係。在面對困境中,除了能靠上帝能有一清潔的良心、剛強的心、篤直的心,如此才能參天地化育,明白困境中所牽涉的各樣利害關係,進而又能謙和的明白,世事陰陽萬變,實超出我們己力所判斷,而能養成一種敬畏和倚靠上帝的心,讓上帝插手於我們的人生各事中。
再說,我們不是每一個人都站在撒母耳一般的關鍵性地位,面對世界、國家、社會、家庭,個別家庭不至於影響國家制度的變化,對於國家和世界,也沒有舉足輕重之地。但我們卻明白,從易之六十四卦的角度來理解,每一個人都能從其本位開展出以他為中心的六十四卦圖,故在一層層的關係中,彼此的六十四卦又彼此交錯重疊,互相影響牽扯。
以家庭而論,撒母耳一家對以色列的影響是直接而大的,我們的家庭可以對社會造成正面或負面的影響,反之亦然。
上帝容讓祂的旨意和人意交織
再回過頭來說,長老們要求撒母耳立王,是厭棄耶和華呢?是擔憂全民敗壞在撒母耳兩個敗家子手上呢?是羨慕鄰國有國王的制度呢?我們可以說第一層是上帝的心意或理由;第二層是撒母耳的心意或理由;第三層是長老們的心意或理由。
上帝的心意在第一層,也是最內層,通常這心意也是最隱藏的。在立王一事上,上帝告訴撒母耳說,以色列人是因厭棄祂,所以立王。這話有兩面的意思,一面是出於上帝與撒母耳的關係,是安慰的話;一面或許是真實的,是上帝對以色列人的判斷。這第一層的心意,既是常隱藏的,常常也不為人所知,上帝也不勉強;似乎只要讓撒母耳知道就好,因撒母耳是祂的僕人,上帝不會向祂的真僕人隱瞞祂的心意。
但這一切都是在內心裡發生的事,撒母耳若不透露,應該沒有人知道;作者若不透露,我們也不知道。故在歷史的流程中,這第一層心意是沒有出現的,也是隱藏的。
至於第二層心意,是撒母耳的心意。他的心意也是與上帝的意思交錯出現的。如前所述,這邊廂撒母耳在上帝把百姓要求立王的事陳明,那邊廂警戒百姓立王將帶來之壓制,上帝沒有順應撒母耳給百姓的警告,不許百姓立王,反而叫撒母耳依從他們,因為他們想要一個王(而不要上帝)治理他們、統領他們、為他們爭戰。於是,上帝的心意──一者作以色列的王和統領以及為他們爭戰的主,二者容許他們立王,三者借撒母耳的口所發的警戒──便和撒母耳的心結合交錯出現了。他不肖的兒子雖然似乎成為以色列人要求立王的正當理由,但卻無法遮蔽上帝的心意。然而,上帝的心意卻必須多重的出現在現實中,是為上帝的心意和人的意思互為交織。
這樣,第三層之長老的心意,也被包容進上帝的心裡頭了。這是上帝的智慧。
這樣,對以色列和撒母耳而言,立王之前後始末似乎是危機和變易,但在危機和變易中則呈現了上帝的心意和智慧。
Saturday, 30 June 2007
跨越年少的浮跨:以耶羅波安棄老從少為鑑戒
歷代志下第十章
1 羅波安到示劍去,因為全體以色列人都去了示劍,要立他作王。 2 那時,尼八的兒子耶羅波安,因為逃避所羅門王,住在埃及;他一聽見這事,就從埃及回來。 3 他們派人去叫耶羅波安回來;他就和全體以色列人來見羅波安,對他說: 4 “你父親使我們所負的軛甚重,現在求你減輕你父親加在我們身上的勞役和重軛,我們就服事你。” 5 羅波安對他們說:“三天以後你們再來見我吧!”眾人就離去了。 6 羅波安王和一些在他父親所羅門在世的時候,侍立在所羅門面前的老人商議,說:“你們有甚麼提議,我好回覆這班民眾呢?” 7 他們對他說:“如果王善待人民,使他們喜悅,對他們說好話,他們就必永遠作你的僕人。” 8 王不接受這些老人的意見,卻去和那些同他一起長大,侍立在他面前的年輕人商議, 9 問他們:“這人民對我說:求你減輕你父親加在我們身上的重軛吧。你們有甚麼提議,我好回覆他們呢?” 10 那些同他一起長大的年輕人對他說:“這人民對王說:‘你父親使我們所負的軛甚重,現在求你減輕些吧。’王要這樣對他們說:‘我的小拇指比我父親的腰還粗呢。 11 我父親把重軛加在你們身上,我必使你們負更重的軛;我父親用鞭打你們,我卻要用蠍子鞭責打你們。’” 12 耶羅波安和全體人民都遵照羅波安王所說“你們第三天再來見我”的話,第三天來見羅波安。 13 羅波安王很嚴厲地回答他們。羅波安王不接受老人的意見, 14 卻照著年輕人的主意對他們說:“我父親使你們負重軛,我必使你們負更重的軛;我父親用鞭子責打你們,我卻要用蠍子鞭責打你們。”
*******************************************************
按列王記上十一章的記載,所羅門強盛以後,娶了許多外族女子,晚年的時候,「他的妃嬪誘惑他的心偏離了上帝去隨從別神。他的心不像他的父親大衛完全師於耶和華他的上帝」(十一4)。於是耶和華向上發怒,對他說:「我必奪去你的國,把國賜給你的一個臣子。」只留下「一個支派」給他的兒子羅波安(十一9-13)。
上帝先後讓以東人哈達和在大馬士革作王的以利亞大的兒子利遜來攻擊他。這兩人都是以前大衛所擊敗的。
但影響最深的不是外敵,而是內患。
耶羅波安
話說耶羅波安是所羅門的臣僕,是極有才幹的人,受託管理「約瑟家的所有奴工。」沒想到他也起來反叛所羅門。因此,所羅門便要追殺他。在所羅門的追殺下,耶羅波安逃到埃及去。當時先知亞希雅,以身上所穿的新衣撕成十二片,十片交給耶羅波安作預表,對耶羅波安發預言說耶和華必從所羅門兒子羅波安的手上奪去十個支派歸他。(這亞希雅大概曾預言和評論所羅門的生平事蹟,見歷代志下九29提到他寫有預言書)。
有關羅波安失去十個支派的支持的事蹟,基本上歷代志下十章1-15的記載和列王記下十二章1-15的記載完全一樣。事情源起於所羅門逝世後,羅波安要到示劍去受立為王,有人特地通知耶羅波安,他便從埃及回來,與眾人會合。可見當時也有人是支持他的。
他們一起來見羅波安,說:「你父親使我們所負的軛甚重,現在求你減輕你父親加在我們身上的勞役和重軛,我們就服事你。」這話反映了一件事,一是所羅門是否真給他們負重軛了,二是半代威脅的話,意思是:如果你減輕我們的負擔,我們就服事你,要不然就…。
羅波安該如何處理這件事呢?從聖經的描寫我們馬上有一個印象是,羅波安實在是沒有智慧。但作者的重點不在於此。他評論的重點在於耶和華對所羅門的懲罰。但我們可以從兩面來學。首先我們要來考查以色列民的要求合不合理。
話說所羅門繼續父親大衛的託負建立聖殿。按理說,材料大衛在世時都已準備得七七八八了。但所羅門在位年間,除了「建造耶和華的殿和自己的王宮用了二十年,又修築希蘭送給他的那些城市(其實是他送給推羅王希蘭的,但對方不喜歡[比較歷下八2和王上九11],使以色列人住在那裡,又修築了在曠野的達莫,又建設訪城和一切貯藏貨物的城市(歷下八1-6a),聖經作者還形容他還完成「他統治的全境內喜愛建造的一切(八6b)。但以色列人沒有作苦工,而是作戰士、軍長、車兵長和馬兵長,又有二百五十名監工(王上十23說有督工五百五十人)。
基本上從以上所記所羅門的確是大興土木,甚至還用象牙造了一個包上純金、有六級台階的大寶座,而他所用的一切杯爵器皿都是金造的,並且用黃金手術遺了二百面都盾牌。但哪來那麼多資金呢?他每年所得兩萬三千公斤的黃金。是否都是他們的貢禮呢?還是由人民繳的。至於他向他國的回禮,以示巴女王為例,為數也不少,只不知對其他邦國如何。
以這樣的背景而言,耶羅波安與其他人的要求,可能亦多少反映真實的情況。他問了一些長老或老人家的意見,他們建議善待這些百姓,但他不接受,再去問一些和他一起長大、侍立在他面前的年輕人。這些和他一起長大的,或許都是皇親貴族,可能從小驕生慣養,並不體恤民生疾苦。他們竟然建議他如此回應百姓說:「我的小姆指比我父親的腰還粗呢。我父親把重軛加在你們身上,我必使你們負更重的軛;我父親用鞭打你們,我卻要用蠍子鞭責打你們。」
羅波安並不體恤民情,反而為了維護自己脆弱的自尊心,以及從小見慣的奢侈豪華。他「王權」慾望膨漲,聽不進長老的意見,反而接受年輕同伴的吹捧慫恿,聽了心中愛聽的。聖經作者如何評論這件事呢?
這事原是出於耶和華
不論是列王記或歷代志,評論都接近。列王記說:「王不肯聽從民眾的請求,因為這個轉變是出於耶和華,為要應驗他藉示羅人亞希雅對尼八的兒子耶羅波安所說的話」(列上十二15)。歷代志下的記載評述也類似:「王不聽從人民的要求,這事原是出於上帝,為要實現耶和華藉著示羅人亞希雅對尼八的兒子耶羅波安所說的話」(十15)。前者說「這個轉變」是出於耶和華,後者說「這事原是出於上帝」。列王記著重點在於「轉變」,可見可以不那麼轉變,而歷代志純粹以整個事件評斷。
若可以不那麼轉變,那可以轉向哪呢?其實,羅波安可以聽從長老的,事情就不會急轉直下。我覺得事實還以從羅波安那種還沒有脫離朋輩(同儕)壓力的影響,這種情緒常左右一個年輕人的決定。比如說,明明一個年輕人可以很正經的有很好的工作表現,也可以很成熟的在上司面前談吐,但由於怕同輩的排斥和嘲笑,因而故意表現得吊而郎噹,滿不在乎的樣子;分明說話說得好好的,突然間來一個「很性格」的冷笑。
這些都帶來年輕人事業和人際的危機,而卻不自知;反而常埋怨環境不理想,自己懷材不遇,或說其他人走捷徑等等。問題都在別人身上,而不在自己。諷刺的是,人在甚麼年齡,就常犯那個年齡的錯誤,似乎避也避不開,雖有人提醒,總是聽不進耳,好的是事過了才明白過來,差一點的則事過仍沒有醒悟。
如果提醒了也避不了,為何提呢?我覺得就像彼得三次不認主的經歷,主提早告訴他,好叫他事過以後想起來,就能明白。提了不表示不犯,提是為了將來回想起來能成長,能經歷恩典的赦免。
這是從人事層面上學習,也從個人成長上學,但聖經還有一個重要的歷史觀要我們學。這種歷史觀是神學歷史觀,或說以神為中心的歷史觀(theo-centric philosophy of history)。
橫與縱的歷史觀
就這觀點來看,不論是就「轉變」而言,或就事件整體而言,上帝是主宰。這背後有一個問題就是:那羅波安是註定要聽年輕人而不聽長老的話的
了,不論他有多少的自覺性,以色列始終要分裂。列王記和歷代志都要教導一種神志 宿命論嗎?神志若理解為上帝的主權,那的確是的,但宿命論則不然。但如何高度強調上帝對歷史的主權,而不落為宿命論呢?則要從人的道德主權來談。人必須能選擇,才能說道德。在此,我們看見,從人事或人的心意和作為的層面看,羅波安有自由選擇權,可選擇聽長老的,也可以聽同伴的。他選擇了後者,是宿命使然,還是自己的道德和人格修養造成的。或許是他沒有智慧之愚妄心所造成。
按聖經的角落,敬畏耶和華是智慧的開端。羅波安的父親所羅門即不像其祖父大衛敬畏上帝,就必離開了正道。羅波安目睹父親所羅門的揮霍奢侈,不免只學了表面,而不知父親早年智慧的來源,以及延續自祖父的敬虔心。這樣說來,他的錯誤是不能免的。
然而聖經作者的興趣不在於從人的道德層面分析,而是從上帝與人的約和關係上談。道德的最根本是人與上帝的關係,一切的歧途都源自離開上帝;一切的福禍都定奪於上帝。因為公義的耶和華斷不以有罪為無罪,祂因所羅門的罪降罰所羅門。但這罰波及後代。西方思想裡對人的自主性和個體性(individuality)有很多強調,但顯然聖經的角度更注重群體。今天西方社會的群體主義(communitarianism)或後自由主義(post-liberalism)很強調群體,那是後話,這裡不便延伸談論,但簡單而言聖經的群體觀,依然是建立群體和上帝的關係,而不是一種自足的、彼此制約的群體而已。
我們回來處理以上所謂「轉變」和「這事原是出於上帝」的意思,就是說轉變暗示著人事的轉變,是現實的因果關係;「出於上帝」則更著重於神志的角度,是超越的上帝的主權。歷史的轉變都有這兩個層面,一般人看人事,信上帝的人從聖經學另一個層面,兩個層面不必互相排斥,前者是橫(horizontal),後者是縱或垂直(vertical)。
1 羅波安到示劍去,因為全體以色列人都去了示劍,要立他作王。 2 那時,尼八的兒子耶羅波安,因為逃避所羅門王,住在埃及;他一聽見這事,就從埃及回來。 3 他們派人去叫耶羅波安回來;他就和全體以色列人來見羅波安,對他說: 4 “你父親使我們所負的軛甚重,現在求你減輕你父親加在我們身上的勞役和重軛,我們就服事你。” 5 羅波安對他們說:“三天以後你們再來見我吧!”眾人就離去了。 6 羅波安王和一些在他父親所羅門在世的時候,侍立在所羅門面前的老人商議,說:“你們有甚麼提議,我好回覆這班民眾呢?” 7 他們對他說:“如果王善待人民,使他們喜悅,對他們說好話,他們就必永遠作你的僕人。” 8 王不接受這些老人的意見,卻去和那些同他一起長大,侍立在他面前的年輕人商議, 9 問他們:“這人民對我說:求你減輕你父親加在我們身上的重軛吧。你們有甚麼提議,我好回覆他們呢?” 10 那些同他一起長大的年輕人對他說:“這人民對王說:‘你父親使我們所負的軛甚重,現在求你減輕些吧。’王要這樣對他們說:‘我的小拇指比我父親的腰還粗呢。 11 我父親把重軛加在你們身上,我必使你們負更重的軛;我父親用鞭打你們,我卻要用蠍子鞭責打你們。’” 12 耶羅波安和全體人民都遵照羅波安王所說“你們第三天再來見我”的話,第三天來見羅波安。 13 羅波安王很嚴厲地回答他們。羅波安王不接受老人的意見, 14 卻照著年輕人的主意對他們說:“我父親使你們負重軛,我必使你們負更重的軛;我父親用鞭子責打你們,我卻要用蠍子鞭責打你們。”
*******************************************************
按列王記上十一章的記載,所羅門強盛以後,娶了許多外族女子,晚年的時候,「他的妃嬪誘惑他的心偏離了上帝去隨從別神。他的心不像他的父親大衛完全師於耶和華他的上帝」(十一4)。於是耶和華向上發怒,對他說:「我必奪去你的國,把國賜給你的一個臣子。」只留下「一個支派」給他的兒子羅波安(十一9-13)。
上帝先後讓以東人哈達和在大馬士革作王的以利亞大的兒子利遜來攻擊他。這兩人都是以前大衛所擊敗的。
但影響最深的不是外敵,而是內患。
耶羅波安
話說耶羅波安是所羅門的臣僕,是極有才幹的人,受託管理「約瑟家的所有奴工。」沒想到他也起來反叛所羅門。因此,所羅門便要追殺他。在所羅門的追殺下,耶羅波安逃到埃及去。當時先知亞希雅,以身上所穿的新衣撕成十二片,十片交給耶羅波安作預表,對耶羅波安發預言說耶和華必從所羅門兒子羅波安的手上奪去十個支派歸他。(這亞希雅大概曾預言和評論所羅門的生平事蹟,見歷代志下九29提到他寫有預言書)。
有關羅波安失去十個支派的支持的事蹟,基本上歷代志下十章1-15的記載和列王記下十二章1-15的記載完全一樣。事情源起於所羅門逝世後,羅波安要到示劍去受立為王,有人特地通知耶羅波安,他便從埃及回來,與眾人會合。可見當時也有人是支持他的。
他們一起來見羅波安,說:「你父親使我們所負的軛甚重,現在求你減輕你父親加在我們身上的勞役和重軛,我們就服事你。」這話反映了一件事,一是所羅門是否真給他們負重軛了,二是半代威脅的話,意思是:如果你減輕我們的負擔,我們就服事你,要不然就…。
羅波安該如何處理這件事呢?從聖經的描寫我們馬上有一個印象是,羅波安實在是沒有智慧。但作者的重點不在於此。他評論的重點在於耶和華對所羅門的懲罰。但我們可以從兩面來學。首先我們要來考查以色列民的要求合不合理。
話說所羅門繼續父親大衛的託負建立聖殿。按理說,材料大衛在世時都已準備得七七八八了。但所羅門在位年間,除了「建造耶和華的殿和自己的王宮用了二十年,又修築希蘭送給他的那些城市(其實是他送給推羅王希蘭的,但對方不喜歡[比較歷下八2和王上九11],使以色列人住在那裡,又修築了在曠野的達莫,又建設訪城和一切貯藏貨物的城市(歷下八1-6a),聖經作者還形容他還完成「他統治的全境內喜愛建造的一切(八6b)。但以色列人沒有作苦工,而是作戰士、軍長、車兵長和馬兵長,又有二百五十名監工(王上十23說有督工五百五十人)。
基本上從以上所記所羅門的確是大興土木,甚至還用象牙造了一個包上純金、有六級台階的大寶座,而他所用的一切杯爵器皿都是金造的,並且用黃金手術遺了二百面都盾牌。但哪來那麼多資金呢?他每年所得兩萬三千公斤的黃金。是否都是他們的貢禮呢?還是由人民繳的。至於他向他國的回禮,以示巴女王為例,為數也不少,只不知對其他邦國如何。
以這樣的背景而言,耶羅波安與其他人的要求,可能亦多少反映真實的情況。他問了一些長老或老人家的意見,他們建議善待這些百姓,但他不接受,再去問一些和他一起長大、侍立在他面前的年輕人。這些和他一起長大的,或許都是皇親貴族,可能從小驕生慣養,並不體恤民生疾苦。他們竟然建議他如此回應百姓說:「我的小姆指比我父親的腰還粗呢。我父親把重軛加在你們身上,我必使你們負更重的軛;我父親用鞭打你們,我卻要用蠍子鞭責打你們。」
羅波安並不體恤民情,反而為了維護自己脆弱的自尊心,以及從小見慣的奢侈豪華。他「王權」慾望膨漲,聽不進長老的意見,反而接受年輕同伴的吹捧慫恿,聽了心中愛聽的。聖經作者如何評論這件事呢?
這事原是出於耶和華
不論是列王記或歷代志,評論都接近。列王記說:「王不肯聽從民眾的請求,因為這個轉變是出於耶和華,為要應驗他藉示羅人亞希雅對尼八的兒子耶羅波安所說的話」(列上十二15)。歷代志下的記載評述也類似:「王不聽從人民的要求,這事原是出於上帝,為要實現耶和華藉著示羅人亞希雅對尼八的兒子耶羅波安所說的話」(十15)。前者說「這個轉變」是出於耶和華,後者說「這事原是出於上帝」。列王記著重點在於「轉變」,可見可以不那麼轉變,而歷代志純粹以整個事件評斷。
若可以不那麼轉變,那可以轉向哪呢?其實,羅波安可以聽從長老的,事情就不會急轉直下。我覺得事實還以從羅波安那種還沒有脫離朋輩(同儕)壓力的影響,這種情緒常左右一個年輕人的決定。比如說,明明一個年輕人可以很正經的有很好的工作表現,也可以很成熟的在上司面前談吐,但由於怕同輩的排斥和嘲笑,因而故意表現得吊而郎噹,滿不在乎的樣子;分明說話說得好好的,突然間來一個「很性格」的冷笑。
這些都帶來年輕人事業和人際的危機,而卻不自知;反而常埋怨環境不理想,自己懷材不遇,或說其他人走捷徑等等。問題都在別人身上,而不在自己。諷刺的是,人在甚麼年齡,就常犯那個年齡的錯誤,似乎避也避不開,雖有人提醒,總是聽不進耳,好的是事過了才明白過來,差一點的則事過仍沒有醒悟。
如果提醒了也避不了,為何提呢?我覺得就像彼得三次不認主的經歷,主提早告訴他,好叫他事過以後想起來,就能明白。提了不表示不犯,提是為了將來回想起來能成長,能經歷恩典的赦免。
這是從人事層面上學習,也從個人成長上學,但聖經還有一個重要的歷史觀要我們學。這種歷史觀是神學歷史觀,或說以神為中心的歷史觀(theo-centric philosophy of history)。
橫與縱的歷史觀
就這觀點來看,不論是就「轉變」而言,或就事件整體而言,上帝是主宰。這背後有一個問題就是:那羅波安是註定要聽年輕人而不聽長老的話的
了,不論他有多少的自覺性,以色列始終要分裂。列王記和歷代志都要教導一種神志 宿命論嗎?神志若理解為上帝的主權,那的確是的,但宿命論則不然。但如何高度強調上帝對歷史的主權,而不落為宿命論呢?則要從人的道德主權來談。人必須能選擇,才能說道德。在此,我們看見,從人事或人的心意和作為的層面看,羅波安有自由選擇權,可選擇聽長老的,也可以聽同伴的。他選擇了後者,是宿命使然,還是自己的道德和人格修養造成的。或許是他沒有智慧之愚妄心所造成。
按聖經的角落,敬畏耶和華是智慧的開端。羅波安的父親所羅門即不像其祖父大衛敬畏上帝,就必離開了正道。羅波安目睹父親所羅門的揮霍奢侈,不免只學了表面,而不知父親早年智慧的來源,以及延續自祖父的敬虔心。這樣說來,他的錯誤是不能免的。
然而聖經作者的興趣不在於從人的道德層面分析,而是從上帝與人的約和關係上談。道德的最根本是人與上帝的關係,一切的歧途都源自離開上帝;一切的福禍都定奪於上帝。因為公義的耶和華斷不以有罪為無罪,祂因所羅門的罪降罰所羅門。但這罰波及後代。西方思想裡對人的自主性和個體性(individuality)有很多強調,但顯然聖經的角度更注重群體。今天西方社會的群體主義(communitarianism)或後自由主義(post-liberalism)很強調群體,那是後話,這裡不便延伸談論,但簡單而言聖經的群體觀,依然是建立群體和上帝的關係,而不是一種自足的、彼此制約的群體而已。
我們回來處理以上所謂「轉變」和「這事原是出於上帝」的意思,就是說轉變暗示著人事的轉變,是現實的因果關係;「出於上帝」則更著重於神志的角度,是超越的上帝的主權。歷史的轉變都有這兩個層面,一般人看人事,信上帝的人從聖經學另一個層面,兩個層面不必互相排斥,前者是橫(horizontal),後者是縱或垂直(vertical)。
Wednesday, 27 June 2007
政治家大祭司耶何耶大
猶大國約沙法王在位廿五年(874-850BC),他的兒子約蘭繼位,殺了所有兄弟和猶大的一些領袖,鞏固自己的勢力。做王八年,行惡離棄上帝,而且立邱壇使耶路撒冷的居民行邪淫。上帝打擊他,他臟患不治之症而死,死時沒有哀悼,也不得葬在王陵裡。
他死後,他的小兒子亞哈謝繼位,以色列亞哈家的人又再慫恿亞哈謝和亞哈的兒子約蘭去攻打拉末(就好像當亞哈慫恿其祖約沙法攻打拉抹一樣)。結果亞哈謝因約蘭在戰事中所傷以及患病而去探望他,就遇了害, (聖經說這是出於耶和華(歷下廿二7),事因是原來他竟然和約蘭一起出去迎戰耶戶,(耶戶本是要對付、要除滅亞哈家),因此耶戶也把亞哈謝一併殺了,但因記念他祖父是一心尋求耶和華的,就好好把他安葬了。
更複雜的是,亞哈謝的母親(即約蘭王的妻子)亞他利雅竟然乘他兒子之死而趕盡殺絕消滅了猶大家中所有王族的後裔。還好約蘭王的女兒,即亞哈謝的妹妹約示巴,把她的姪子,即亞哈謝的小王子偷出來,把他和他的乳母都藏在臥房裡。由於她是大祭司耶何耶大的妻子,故她的臥室大概也不是隨便人可以進去的。
這一躲就躲了六年。
到了第七年,大祭司耶何耶大奮勇圖強(廿三1),謀反亞他利雅。他找來幾位重要的百夫長,和他們立約。於是他們走遍了猶大各城,召集了利未人和以色列各家族的首長,讓他們在上帝的殿裡與王立約。讀到第廿四章,就知道這王才是約阿施,而且才七歲。所以一切都由有皇室背景的耶何耶大作安排。他不但安排了利未人的職責,也規定其他人等不得進入耶和華的殿。最特別的是,這些利未人都有生殺權,廿三章七節說:「利未人要在周圍環繞君王,各人手裡拿著武器;擅自進殿的,都必被處死;王出入的時候,你們都要隨著他。」他又安排了百夫長們作了各樣的保護措施,為保謢王的事作了妥善安排,然後我們看見聖經說:「於是他們把王子領出來,給他戴上王冠,又把約書交給他,立他為王;耶何耶大和他的眾子用膏膏他,並且說:“願王萬歲! 」
等亞他利雅發現大事不好時,耶何耶大比她還快,說時遲那時快,耶何耶大已經叫了「管轄軍隊的眾百夫長出來」,並下令:「把她從各班次中間趕出去;跟隨她的人,都要用刀殺死」(14a)。
接著耶何耶大安排眾民和王立約,又吩咐拆除一切偶像;看守耶和華的殿、利未人和祭司的工作、負責獻祭的、歡樂歌唱的等等,都安排妥當。一切安排好了,才「把王從耶和華的殿領下來,從『上門』進入王宮,擁立王坐在王位上(廿三20b)。」
作者對百姓的反應的描寫是很有意思的,他說:「於是全國的人民都歡樂,全城也都寧靜;因為他們把亞他利雅用刀殺了。」都歡樂、都寧靜。
有了耶何耶大真心的扶助,約阿施作了個好王,在位四十年。聖經說,「耶何耶大在世的日子,約阿施行耶和華看為正的事(廿四2)。」並且還為王娶了兩個妻子,明明是作了他的養父了,甚至是比親父親還親。當然在政治上,他等於是攝政。即使是在王下令修造聖殿,收百姓稅款的事上,都是和耶何耶大齊名的,看廿四章十一節說:「利未人把銀櫃抬到王指定負責這事的人那裡的時候,他們看見稅銀很多,王的書記和大祭司的屬員就來把銀櫃倒空,然後抬回原處。天天都是這樣,所以收集了很多銀子。」是王的書記和大祭司的屬員並列。十二節:「王和耶何耶大把銀子交給耶和華殿的辦事人員。」十四節上又說:「他們完工以後,就把剩下的銀子送到王和耶何耶大面前」。十四節下只提到耶何耶大一人的名字:「耶何耶大在世的日子,眾人都常在耶和華的殿裡獻燔祭。」
耶何耶大死的時候,竟然得與列王一同葬在大衛城裡。聖經說:「因為他在以色列為 神和 神的殿作了美善的事(廿四16b)。」
可惜他一死,全民和王都一齊偏離了正道。十七節至廿二節令人覺得非常的悲哀,也對人心有許多的感歎。且看聖經的記載:
17 耶何耶大死後,猶大的領袖們來朝拜王;王聽從了他們的主意。 18 他們離棄了耶和華他們列祖的 神的殿,去事奉亞舍拉和偶像。因為他們的罪, 神的忿怒臨到猶大和耶路撒冷。 19 但耶和華仍然差派先知到他們中間,引導他們歸向耶和華;這些先知雖然警告他們,他們卻不肯聽從。 20 那時, 神的靈臨到耶何耶大祭司的兒子撒迦利亞身上,他就站在眾民的面前,對他們說:“ 神這樣說:‘你們為甚麼違背耶和華的誡命,使你們不得亨通呢?因為你們離棄了耶和華,所以耶和華也離棄你們。’” 21 眾人要殺害撒迦利亞,於是照著王的命令,在耶和華殿的院子裡用石頭把他打死。 22 約阿施王沒有記念撒迦利亞的父親耶何耶大對他所施的恩,反而殺了他的兒子。撒迦利亞臨死的時候,說:“願耶和華鑒察,並且責問你!”
沒想到,真沒想到。約阿施竟這麼快聽從猶大人的主意。可見他們一直以來就不肯專心敬拜耶和華,本來對耶何耶大的執行上帝的律法和聖殿的敬拜就虛以偽蛇,可能是假意聽從。至於約阿施,可能早就覺得為甚麼任何決定都要經過這個大祭司姑丈的同意,早就一股氣了。這一下終於能一反他(死後)的意。他心中的恨意顯然不是我們猜測的。因聖經說耶何耶大的兒子是作先知的撒迦利亞,責備猶大人離棄耶和華,竟然在約阿施王的命令下被眾民用石頭在耶和華殿的院子裡打死了。其實約阿施可能也是和撒迦利亞一起長大的。
聖經形容約阿施「 約阿施王沒有記念撒迦利亞的父親耶何耶大對他所施的恩,反而殺了他的兒子」,即是恩將仇報。慘死的上帝的先知撒迦利亞的臨死前的心願「 願耶和華鑒察,並且責問你!」彷彿預言,一樣有功效。
後來上帝使約阿施死在亞蘭人的手上。
作者給於耶何耶大的評價是高的,因為他按歷史家的神學角度,給予約阿施一個定位:恩將仇報,反而肯定了耶何耶大的地位,因為能與同王同葬。
*******************************
耶何耶大雖然和王一起督促了聖殿的修建,而他在世的時候,百姓也都常到殿裡獻燔祭,可是他一死,一切都如廢堆爛瓦,百姓急速轉去拜別的偶像,似乎敬拜耶和華的事從來沒有刻在他們心版上,也沒有訓練出他們屬神的性格來。
但另一方面,我們可以看到,人如耶何耶大之特殊微妙地者,可以發揮重大的政治和宗教作用,宗教身份並沒有攔阻他發揮政治影響;施展政治手段卻不忘宗教敬虔的生命態度。這可以作為任何一個活於塵世的基督徒處世的智慧。
他死後,他的小兒子亞哈謝繼位,以色列亞哈家的人又再慫恿亞哈謝和亞哈的兒子約蘭去攻打拉末(就好像當亞哈慫恿其祖約沙法攻打拉抹一樣)。結果亞哈謝因約蘭在戰事中所傷以及患病而去探望他,就遇了害, (聖經說這是出於耶和華(歷下廿二7),事因是原來他竟然和約蘭一起出去迎戰耶戶,(耶戶本是要對付、要除滅亞哈家),因此耶戶也把亞哈謝一併殺了,但因記念他祖父是一心尋求耶和華的,就好好把他安葬了。
更複雜的是,亞哈謝的母親(即約蘭王的妻子)亞他利雅竟然乘他兒子之死而趕盡殺絕消滅了猶大家中所有王族的後裔。還好約蘭王的女兒,即亞哈謝的妹妹約示巴,把她的姪子,即亞哈謝的小王子偷出來,把他和他的乳母都藏在臥房裡。由於她是大祭司耶何耶大的妻子,故她的臥室大概也不是隨便人可以進去的。
這一躲就躲了六年。
到了第七年,大祭司耶何耶大奮勇圖強(廿三1),謀反亞他利雅。他找來幾位重要的百夫長,和他們立約。於是他們走遍了猶大各城,召集了利未人和以色列各家族的首長,讓他們在上帝的殿裡與王立約。讀到第廿四章,就知道這王才是約阿施,而且才七歲。所以一切都由有皇室背景的耶何耶大作安排。他不但安排了利未人的職責,也規定其他人等不得進入耶和華的殿。最特別的是,這些利未人都有生殺權,廿三章七節說:「利未人要在周圍環繞君王,各人手裡拿著武器;擅自進殿的,都必被處死;王出入的時候,你們都要隨著他。」他又安排了百夫長們作了各樣的保護措施,為保謢王的事作了妥善安排,然後我們看見聖經說:「於是他們把王子領出來,給他戴上王冠,又把約書交給他,立他為王;耶何耶大和他的眾子用膏膏他,並且說:“願王萬歲! 」
等亞他利雅發現大事不好時,耶何耶大比她還快,說時遲那時快,耶何耶大已經叫了「管轄軍隊的眾百夫長出來」,並下令:「把她從各班次中間趕出去;跟隨她的人,都要用刀殺死」(14a)。
接著耶何耶大安排眾民和王立約,又吩咐拆除一切偶像;看守耶和華的殿、利未人和祭司的工作、負責獻祭的、歡樂歌唱的等等,都安排妥當。一切安排好了,才「把王從耶和華的殿領下來,從『上門』進入王宮,擁立王坐在王位上(廿三20b)。」
作者對百姓的反應的描寫是很有意思的,他說:「於是全國的人民都歡樂,全城也都寧靜;因為他們把亞他利雅用刀殺了。」都歡樂、都寧靜。
有了耶何耶大真心的扶助,約阿施作了個好王,在位四十年。聖經說,「耶何耶大在世的日子,約阿施行耶和華看為正的事(廿四2)。」並且還為王娶了兩個妻子,明明是作了他的養父了,甚至是比親父親還親。當然在政治上,他等於是攝政。即使是在王下令修造聖殿,收百姓稅款的事上,都是和耶何耶大齊名的,看廿四章十一節說:「利未人把銀櫃抬到王指定負責這事的人那裡的時候,他們看見稅銀很多,王的書記和大祭司的屬員就來把銀櫃倒空,然後抬回原處。天天都是這樣,所以收集了很多銀子。」是王的書記和大祭司的屬員並列。十二節:「王和耶何耶大把銀子交給耶和華殿的辦事人員。」十四節上又說:「他們完工以後,就把剩下的銀子送到王和耶何耶大面前」。十四節下只提到耶何耶大一人的名字:「耶何耶大在世的日子,眾人都常在耶和華的殿裡獻燔祭。」
耶何耶大死的時候,竟然得與列王一同葬在大衛城裡。聖經說:「因為他在以色列為 神和 神的殿作了美善的事(廿四16b)。」
可惜他一死,全民和王都一齊偏離了正道。十七節至廿二節令人覺得非常的悲哀,也對人心有許多的感歎。且看聖經的記載:
17 耶何耶大死後,猶大的領袖們來朝拜王;王聽從了他們的主意。 18 他們離棄了耶和華他們列祖的 神的殿,去事奉亞舍拉和偶像。因為他們的罪, 神的忿怒臨到猶大和耶路撒冷。 19 但耶和華仍然差派先知到他們中間,引導他們歸向耶和華;這些先知雖然警告他們,他們卻不肯聽從。 20 那時, 神的靈臨到耶何耶大祭司的兒子撒迦利亞身上,他就站在眾民的面前,對他們說:“ 神這樣說:‘你們為甚麼違背耶和華的誡命,使你們不得亨通呢?因為你們離棄了耶和華,所以耶和華也離棄你們。’” 21 眾人要殺害撒迦利亞,於是照著王的命令,在耶和華殿的院子裡用石頭把他打死。 22 約阿施王沒有記念撒迦利亞的父親耶何耶大對他所施的恩,反而殺了他的兒子。撒迦利亞臨死的時候,說:“願耶和華鑒察,並且責問你!”
沒想到,真沒想到。約阿施竟這麼快聽從猶大人的主意。可見他們一直以來就不肯專心敬拜耶和華,本來對耶何耶大的執行上帝的律法和聖殿的敬拜就虛以偽蛇,可能是假意聽從。至於約阿施,可能早就覺得為甚麼任何決定都要經過這個大祭司姑丈的同意,早就一股氣了。這一下終於能一反他(死後)的意。他心中的恨意顯然不是我們猜測的。因聖經說耶何耶大的兒子是作先知的撒迦利亞,責備猶大人離棄耶和華,竟然在約阿施王的命令下被眾民用石頭在耶和華殿的院子裡打死了。其實約阿施可能也是和撒迦利亞一起長大的。
聖經形容約阿施「 約阿施王沒有記念撒迦利亞的父親耶何耶大對他所施的恩,反而殺了他的兒子」,即是恩將仇報。慘死的上帝的先知撒迦利亞的臨死前的心願「 願耶和華鑒察,並且責問你!」彷彿預言,一樣有功效。
後來上帝使約阿施死在亞蘭人的手上。
作者給於耶何耶大的評價是高的,因為他按歷史家的神學角度,給予約阿施一個定位:恩將仇報,反而肯定了耶何耶大的地位,因為能與同王同葬。
*******************************
耶何耶大雖然和王一起督促了聖殿的修建,而他在世的時候,百姓也都常到殿裡獻燔祭,可是他一死,一切都如廢堆爛瓦,百姓急速轉去拜別的偶像,似乎敬拜耶和華的事從來沒有刻在他們心版上,也沒有訓練出他們屬神的性格來。
但另一方面,我們可以看到,人如耶何耶大之特殊微妙地者,可以發揮重大的政治和宗教作用,宗教身份並沒有攔阻他發揮政治影響;施展政治手段卻不忘宗教敬虔的生命態度。這可以作為任何一個活於塵世的基督徒處世的智慧。
Friday, 15 June 2007
掃羅(二):掃羅之被棄
十三至十五章重點
掃羅,一個充滿悲劇性的人物,一登基便預言了他的下台(十三14:但現在你的王位必不長久,耶和華已經為自己找到一個合他心意的人。)
話說他在吉甲登基(十一14-15),登基後不知哪一年他帶兵要攻打非利士人,自己選了三千人,自己領二千,兒子約拿單領一千。敵方非利士人也集結共有戰車三千(新譯本),騎兵六千人,而步兵像海沙那麼多。以色列百姓驚慌失措,與之前打敗亞捫人的時候氣勢有如天淵之別(十一章)。結果許多都逃了。而掃羅則留在吉甲,跟隨他的百姓卻都戰戰兢兢。
戰或不戰呢?撒母耳約了他在吉甲等他。掃羅照著撒母耳所定的日期等了七日,結果眾人都先後離開掃羅散去了(十三8b),剩下六百人(十三15)。掃羅似乎沒有做錯,反而是撒母耳遲了。有學者說會不會是撒母耳有意遲呢?或是撒母耳早已到達,卻不出現,要看掃羅會如何做。從第十節來看,叫我們覺得無巧不巧,早不到遲不到,偏偏獻完祭以後,(這祭本是祭司獻的,掃羅是越份了),撒母耳便出現。似乎有意和他作對似的。從正面的角度看,是要試驗掃羅順命的態度如何。
掃羅實在也非常難為,他的百姓一個個離他而去,這對一個王、一個領袖來說實是很大的威脅,也是很大的挑戰。一個領袖本來是應該在危機的時候作決定的。但這時候的掃羅卻面對一兩難的局面,怎麼做都沒有勝面。若是等下去,或許在以色列中他便失去了威信,若是不等,似乎有得罪了撒母耳,但撒母耳卻又遲遲不出現。
撒母耳為甚麼會遲到?我們可以兩方面的推測:
• 有意遲到:如果真是有意遲到的話,那撒母耳這番話是否一早已放在心裡想對掃羅說,只是沒有適合的時機。
• 因故遲到:真有一些原因促使他遲到,只是聖經沒有透露。
重點是他遲到的時機,使掃羅看起來似乎是被逼要作出如此決定。掃羅可能看不是事情的嚴重性,可能他感覺當前的危機迫在眉睫,更為當務之急。 為甚麼他要僭越,代撒母耳獻祭呢?掃羅為自己辯護,提出五個理由:
• 百姓離我而去;
• 撒母耳沒有按期出現;
• 非利士人聚集──情勢危急;
• 恐怕我沒有禱告耶和華──我可是做正確的事。
• 我是「勉強」獻上燔祭──我也不想的!
第十節說到剛獻完祭,撒母耳就到了,掃羅出去迎接他要問他好,但撒母耳並沒有接受他的問好(十一節),反而是一開口就責備他:「你看你作的好事(你做了糊塗事了!)」 撒母耳沒有接受掃羅的理由。 撒母耳的重點在於掃羅沒有遵守耶和華神的吩咐(第十三節至十四節)。
撒母耳一責備完,馬上就宣告:「但現在你的王位必不長久,耶和華已經為自己找到一個合他心意的人,立他作自己子民的領袖」。這一刻的宣告,是因應掃羅所為而發出的預言──即是神在那一刻給他的感動;或者是代表原本這王位的膏立本就有一個條件──王要遵守耶和華的命令,若不然就必如十四節所說「王位必不長久」,經文沒有太多的理論,撒母耳的宣判非常嚴而重,我們的印象就是掃羅不聽話。
我們的小回應是:一個不作決定的領袖會失去跟隨者。但掃羅的處境卻帶出一個令人深省的問題:聽從人重要還是神重要。得罪人嚴重,還是得罪神嚴重;失去人可惜還是失去神可惜。
最後,這一段記載了留下了一個伏筆。十四節說「已經尋著一個合他心意的人」,這「已經尋著」的意思非常曖昧,到底是否神已一早尋找了大衛呢?另外,從撒母耳的寫作角度而言,始終大衛才是主角,掃羅只不過是序曲,這或許也影響了文字的描述。但話說回來,聖經即是神的話,我們只從這角度來看,但要同意作者的意思──掃羅的確是違背了上帝才遭至此下場,而上帝也是在掃羅沒遵守祂的吩咐後才廢棄他的。將來我們也看見大衛犯罪、所羅門犯罪的後果,但唯有掃羅讓人有悽涼的感覺。
沒有武器
離開了十三章十四節,上接掃羅之被棄,進入約拿單的事蹟穿其中。從十五節開始到二十三節很有意思,特別提到了以色列中沒有一個手裡有刀有槍的事實,而惟獨掃羅和他兒子約拿單有。這一提有沒有特別的含意呢?讀到第十四章時我們便明白了。的確,原本聖經並沒有分章的,這一分章反而使我們一時沒有捕捉到那上下文連貫之處了。
十四章一至四十六節幾個情節前後穿梭,掃羅和約拿單交錯出現,掃羅的被棄和約拿單的可能被擁護,交織一起,呈現出人生的複雜面。先是起於十四章一至十五節,上承沒有百姓武器,獨掃羅和約拿單有的話,下接他帶著拿武器的僕人偷襲非利士人,靠耶和華打敗敵人的事。安排於此,顯然突顯出上帝大大使用他,讓人可能錯以為這就是前文所說「合神心意」的人。看約拿單幾次的說話,如第六節下:也許耶和華為我們動工,因為不論人多或人少,都不能妨礙耶和華施行拯救。」又第十節下:「因為耶和華已經把他們交在我們的手裡了」(比較第十二節)。
像雖像,但很快讓我們看見下一段經文的一個危機。危機的起點──全是因掃羅一個不是很細心、魯莽的行動──起誓而引起的。他說:「不等到晚上,不等到我向敵人報了仇,就吃食物的,那人必受咒詛。」約拿單在不知情下觸犯了掃羅所起的誓言。等以色列民告訴他有關誓言,他的反應可以說 呈現出與他父親不同的觀點,也可以是類似後來押沙龍對大衛的態度,:「我父親連累了這地的人。你們看!我嘗了這一點蜂蜜以後,我的眼睛就明亮了。今天眾民若隨意吃了從他們的仇敵奪得的東西,不是更好麼?如今擊殺的非利士人,不是更多麼?」(十四27)這一發不可收拾了。他這一說竟然使到眾人將所奪的牛羊和牛犢,宰了並連肉帶血吃了(十四32)。這是很矛盾的一個情形:一方面耶和華把敵人交在約拿單手裡,另一方面約拿單並不十分敏感於律法。
到底為何要有約拿單戰勝的一個插曲,作者選材時可不可以不要加入這一段呢?顯然,這一插入,更顯出掃羅之被棄。至於約拿單活在這樣的歷史中,當事情演變到耶和華使他得勝的一幕時,在那個時空中,歷史將如何演變那時尚不知道,每個人都會以為他必作王。但結果不是。像,但「像」不是標準。耶和華所選立和膏立的才是。 像雖像,卻不是。顯然撒母耳記的作者很快已經回答了我們的問題:約拿單不是那位「合神心意」的人。
耶和華使以色列人得勝,顯然不是要顯明上帝要約拿單接續掃羅作王,而是顯明掃羅的悲劇下場。但當掃羅要按誓言定約拿單的罪時,掃羅與約拿單這事的衝突最後要掣籤來找出是誰犯罪,事情好像一直往悲劇下場發展。百姓卻為約拿單求情,顯示出以色列民並不站在掃羅這一邊,反而支持他的兒子約拿單。 照說,約拿單即受支持,他應能繼任王位,但事實上卻不是如此。
掃羅的反應
話說掃羅,三十三節到三十五節看見掃羅聽見有人吃帶血的肉,他馬上反應說:「你們有罪了」,然後他為耶和華築壇獻祭。 撒上十四35說:「掃羅為耶和華築了一座祭壇,這是他初次為耶和華築的祭壇。」獻完祭後,掃羅想大概可以追擊敵人了吧!於是說(卅六節):「我們不如夜裡下去追趕非利士人,搶掠他們,直到天亮,不留他們一人。」沒料到祭司的反應是:「我們當親近神。」掃羅以為獻了祭,大概就是這麼回事。但似乎該處理的罪還不夠徹底。
祭司名叫亞希亞,先是在十九節已提到。 這祭司的角色很奇怪,沒有撒母耳那樣的權威。這祭司似乎聽命於掃羅,連搬運約櫃、獻祭都是由掃羅作主的。整件事,祭司的話很少,是偶然的嗎?是真相如此,也作者也讓我們有心者來讀出來。少,為甚麼?沒有機會發言,不方便發言。掃羅不愛聽。掃羅不是個愛聽勸的人,有自己的主張。他很重視自己作王的地位。所以,祭司不愛表達。
這更顯出這短短一句話的重要。雖不愛說,但這句非說不可。
祭司開了口,掃羅唯有求問上帝可以去追趕非利士人。但上帝沒有回答。原來他起誓的事還沒有了結。此外,這次他的求問,神沒有回答,是否再強調神已離棄他。同時,再次顯示他的生命特質:不愛聽。後來歷代志對掃羅人生下的結論是:他沒有求問耶和華。從另一個層面來看,也可以說因為「他不愛聽」。
亞瑪利人一役再次沒有聽命
十五章說的是與亞瑪利人爭戰的事。耶和華的吩咐是不可憐惜他們,要盡殺死。結果掃羅是殺盡了一切牲畜和眾民,只是生擒了亞瑪利王亞甲,第九節說:「只是掃羅和百姓卻憐惜亞甲,也愛惜上好的牛、羊、牛犢、羊羔,並一切美物,不肯滅絕。凡下賤瘦弱的,盡都殺了。」
結果這是很嚴重的:這樣的不遵守耶和的命令使耶和華後悔了。
可貴的是,撒母耳為此甚為憂愁,「終夜哀求耶和華」。雖然他由始至終都不贊成立王的事,但即膏立了,便忠心耿耿。這是他在神面前忠心的表現。
撒母耳前往責備掃羅。再一次我們看見掃羅為自己辯護。掃羅的辯護十分有意思。他把保留牲畜的罪全怪在百姓頭上;又美其名為要獻與耶和華你的神。這「你的神」真是可圈可點,他不說「我的神」,而說「你的神」,難道他不再以耶和華為神了嗎?十五節說一次,廿一節又這麼說。
二十二至二十三節正是其核心所在:聽命勝過(於)獻祭。
二十四節到三十一節:二十四節再次見到掃羅把過錯賴在百姓身上。他說他因懼怕百姓才如此。三十節更是見到掃羅的心不在神身上,而是在於他自己的面子。他對撒母耳說;「求你在我百姓的長老色列人面抬舉我,同我回去,我好敬拜耶和華。」這敬拜的舉動也是政治性的。
最後一節揭露給我們知道撒母耳為掃羅悲傷的緣故是因耶和華後悔立王的事,而這立王的事好像一早都已知道是不好的了,現在正是「應驗了」。
跋
二十八章2-25提到掃羅求問女巫的事(交鬼),是段難解的經文。為甚麼掃羅要出此下策呢?聖經說:「掃羅求問耶和華,耶和華卻沒有藉著夢,或烏陵,或先知回答他。
最後,掃羅是在戰役中自殺而死的(撒上卅一)。歷代志作者的評述值得我們看一看,經文說:「掃羅死了,因為他悖逆耶和華,沒有聽從他的話,也因為他去求問那交鬼的,沒有求問耶和華,所以耶和華把他殺死了,把國位轉交給耶西的兒子大衛。
問題討論:
一、十三章8-10提到掃羅等不到撒母耳就先行獻祭了,撒母耳為此責備他,他回應他的理由。你覺得掃羅的原因和答辯合理嗎?撒母耳的責備當如此理解?
二、從撒母耳的責備和宣判,請分享為甚麼事情那麼嚴重?
三、請分享和討論掃羅生命中「向上帝求告」和「聽從上帝的吩咐」這兩個主題。
四、掃羅的生命如何反映了這一個主題:「聽命甚過獻祭」?
掃羅,一個充滿悲劇性的人物,一登基便預言了他的下台(十三14:但現在你的王位必不長久,耶和華已經為自己找到一個合他心意的人。)
話說他在吉甲登基(十一14-15),登基後不知哪一年他帶兵要攻打非利士人,自己選了三千人,自己領二千,兒子約拿單領一千。敵方非利士人也集結共有戰車三千(新譯本),騎兵六千人,而步兵像海沙那麼多。以色列百姓驚慌失措,與之前打敗亞捫人的時候氣勢有如天淵之別(十一章)。結果許多都逃了。而掃羅則留在吉甲,跟隨他的百姓卻都戰戰兢兢。
戰或不戰呢?撒母耳約了他在吉甲等他。掃羅照著撒母耳所定的日期等了七日,結果眾人都先後離開掃羅散去了(十三8b),剩下六百人(十三15)。掃羅似乎沒有做錯,反而是撒母耳遲了。有學者說會不會是撒母耳有意遲呢?或是撒母耳早已到達,卻不出現,要看掃羅會如何做。從第十節來看,叫我們覺得無巧不巧,早不到遲不到,偏偏獻完祭以後,(這祭本是祭司獻的,掃羅是越份了),撒母耳便出現。似乎有意和他作對似的。從正面的角度看,是要試驗掃羅順命的態度如何。
掃羅實在也非常難為,他的百姓一個個離他而去,這對一個王、一個領袖來說實是很大的威脅,也是很大的挑戰。一個領袖本來是應該在危機的時候作決定的。但這時候的掃羅卻面對一兩難的局面,怎麼做都沒有勝面。若是等下去,或許在以色列中他便失去了威信,若是不等,似乎有得罪了撒母耳,但撒母耳卻又遲遲不出現。
撒母耳為甚麼會遲到?我們可以兩方面的推測:
• 有意遲到:如果真是有意遲到的話,那撒母耳這番話是否一早已放在心裡想對掃羅說,只是沒有適合的時機。
• 因故遲到:真有一些原因促使他遲到,只是聖經沒有透露。
重點是他遲到的時機,使掃羅看起來似乎是被逼要作出如此決定。掃羅可能看不是事情的嚴重性,可能他感覺當前的危機迫在眉睫,更為當務之急。 為甚麼他要僭越,代撒母耳獻祭呢?掃羅為自己辯護,提出五個理由:
• 百姓離我而去;
• 撒母耳沒有按期出現;
• 非利士人聚集──情勢危急;
• 恐怕我沒有禱告耶和華──我可是做正確的事。
• 我是「勉強」獻上燔祭──我也不想的!
第十節說到剛獻完祭,撒母耳就到了,掃羅出去迎接他要問他好,但撒母耳並沒有接受他的問好(十一節),反而是一開口就責備他:「你看你作的好事(你做了糊塗事了!)」 撒母耳沒有接受掃羅的理由。 撒母耳的重點在於掃羅沒有遵守耶和華神的吩咐(第十三節至十四節)。
撒母耳一責備完,馬上就宣告:「但現在你的王位必不長久,耶和華已經為自己找到一個合他心意的人,立他作自己子民的領袖」。這一刻的宣告,是因應掃羅所為而發出的預言──即是神在那一刻給他的感動;或者是代表原本這王位的膏立本就有一個條件──王要遵守耶和華的命令,若不然就必如十四節所說「王位必不長久」,經文沒有太多的理論,撒母耳的宣判非常嚴而重,我們的印象就是掃羅不聽話。
我們的小回應是:一個不作決定的領袖會失去跟隨者。但掃羅的處境卻帶出一個令人深省的問題:聽從人重要還是神重要。得罪人嚴重,還是得罪神嚴重;失去人可惜還是失去神可惜。
最後,這一段記載了留下了一個伏筆。十四節說「已經尋著一個合他心意的人」,這「已經尋著」的意思非常曖昧,到底是否神已一早尋找了大衛呢?另外,從撒母耳的寫作角度而言,始終大衛才是主角,掃羅只不過是序曲,這或許也影響了文字的描述。但話說回來,聖經即是神的話,我們只從這角度來看,但要同意作者的意思──掃羅的確是違背了上帝才遭至此下場,而上帝也是在掃羅沒遵守祂的吩咐後才廢棄他的。將來我們也看見大衛犯罪、所羅門犯罪的後果,但唯有掃羅讓人有悽涼的感覺。
沒有武器
離開了十三章十四節,上接掃羅之被棄,進入約拿單的事蹟穿其中。從十五節開始到二十三節很有意思,特別提到了以色列中沒有一個手裡有刀有槍的事實,而惟獨掃羅和他兒子約拿單有。這一提有沒有特別的含意呢?讀到第十四章時我們便明白了。的確,原本聖經並沒有分章的,這一分章反而使我們一時沒有捕捉到那上下文連貫之處了。
十四章一至四十六節幾個情節前後穿梭,掃羅和約拿單交錯出現,掃羅的被棄和約拿單的可能被擁護,交織一起,呈現出人生的複雜面。先是起於十四章一至十五節,上承沒有百姓武器,獨掃羅和約拿單有的話,下接他帶著拿武器的僕人偷襲非利士人,靠耶和華打敗敵人的事。安排於此,顯然突顯出上帝大大使用他,讓人可能錯以為這就是前文所說「合神心意」的人。看約拿單幾次的說話,如第六節下:也許耶和華為我們動工,因為不論人多或人少,都不能妨礙耶和華施行拯救。」又第十節下:「因為耶和華已經把他們交在我們的手裡了」(比較第十二節)。
像雖像,但很快讓我們看見下一段經文的一個危機。危機的起點──全是因掃羅一個不是很細心、魯莽的行動──起誓而引起的。他說:「不等到晚上,不等到我向敵人報了仇,就吃食物的,那人必受咒詛。」約拿單在不知情下觸犯了掃羅所起的誓言。等以色列民告訴他有關誓言,他的反應可以說 呈現出與他父親不同的觀點,也可以是類似後來押沙龍對大衛的態度,:「我父親連累了這地的人。你們看!我嘗了這一點蜂蜜以後,我的眼睛就明亮了。今天眾民若隨意吃了從他們的仇敵奪得的東西,不是更好麼?如今擊殺的非利士人,不是更多麼?」(十四27)這一發不可收拾了。他這一說竟然使到眾人將所奪的牛羊和牛犢,宰了並連肉帶血吃了(十四32)。這是很矛盾的一個情形:一方面耶和華把敵人交在約拿單手裡,另一方面約拿單並不十分敏感於律法。
到底為何要有約拿單戰勝的一個插曲,作者選材時可不可以不要加入這一段呢?顯然,這一插入,更顯出掃羅之被棄。至於約拿單活在這樣的歷史中,當事情演變到耶和華使他得勝的一幕時,在那個時空中,歷史將如何演變那時尚不知道,每個人都會以為他必作王。但結果不是。像,但「像」不是標準。耶和華所選立和膏立的才是。 像雖像,卻不是。顯然撒母耳記的作者很快已經回答了我們的問題:約拿單不是那位「合神心意」的人。
耶和華使以色列人得勝,顯然不是要顯明上帝要約拿單接續掃羅作王,而是顯明掃羅的悲劇下場。但當掃羅要按誓言定約拿單的罪時,掃羅與約拿單這事的衝突最後要掣籤來找出是誰犯罪,事情好像一直往悲劇下場發展。百姓卻為約拿單求情,顯示出以色列民並不站在掃羅這一邊,反而支持他的兒子約拿單。 照說,約拿單即受支持,他應能繼任王位,但事實上卻不是如此。
掃羅的反應
話說掃羅,三十三節到三十五節看見掃羅聽見有人吃帶血的肉,他馬上反應說:「你們有罪了」,然後他為耶和華築壇獻祭。 撒上十四35說:「掃羅為耶和華築了一座祭壇,這是他初次為耶和華築的祭壇。」獻完祭後,掃羅想大概可以追擊敵人了吧!於是說(卅六節):「我們不如夜裡下去追趕非利士人,搶掠他們,直到天亮,不留他們一人。」沒料到祭司的反應是:「我們當親近神。」掃羅以為獻了祭,大概就是這麼回事。但似乎該處理的罪還不夠徹底。
祭司名叫亞希亞,先是在十九節已提到。 這祭司的角色很奇怪,沒有撒母耳那樣的權威。這祭司似乎聽命於掃羅,連搬運約櫃、獻祭都是由掃羅作主的。整件事,祭司的話很少,是偶然的嗎?是真相如此,也作者也讓我們有心者來讀出來。少,為甚麼?沒有機會發言,不方便發言。掃羅不愛聽。掃羅不是個愛聽勸的人,有自己的主張。他很重視自己作王的地位。所以,祭司不愛表達。
這更顯出這短短一句話的重要。雖不愛說,但這句非說不可。
祭司開了口,掃羅唯有求問上帝可以去追趕非利士人。但上帝沒有回答。原來他起誓的事還沒有了結。此外,這次他的求問,神沒有回答,是否再強調神已離棄他。同時,再次顯示他的生命特質:不愛聽。後來歷代志對掃羅人生下的結論是:他沒有求問耶和華。從另一個層面來看,也可以說因為「他不愛聽」。
亞瑪利人一役再次沒有聽命
十五章說的是與亞瑪利人爭戰的事。耶和華的吩咐是不可憐惜他們,要盡殺死。結果掃羅是殺盡了一切牲畜和眾民,只是生擒了亞瑪利王亞甲,第九節說:「只是掃羅和百姓卻憐惜亞甲,也愛惜上好的牛、羊、牛犢、羊羔,並一切美物,不肯滅絕。凡下賤瘦弱的,盡都殺了。」
結果這是很嚴重的:這樣的不遵守耶和的命令使耶和華後悔了。
可貴的是,撒母耳為此甚為憂愁,「終夜哀求耶和華」。雖然他由始至終都不贊成立王的事,但即膏立了,便忠心耿耿。這是他在神面前忠心的表現。
撒母耳前往責備掃羅。再一次我們看見掃羅為自己辯護。掃羅的辯護十分有意思。他把保留牲畜的罪全怪在百姓頭上;又美其名為要獻與耶和華你的神。這「你的神」真是可圈可點,他不說「我的神」,而說「你的神」,難道他不再以耶和華為神了嗎?十五節說一次,廿一節又這麼說。
二十二至二十三節正是其核心所在:聽命勝過(於)獻祭。
二十四節到三十一節:二十四節再次見到掃羅把過錯賴在百姓身上。他說他因懼怕百姓才如此。三十節更是見到掃羅的心不在神身上,而是在於他自己的面子。他對撒母耳說;「求你在我百姓的長老色列人面抬舉我,同我回去,我好敬拜耶和華。」這敬拜的舉動也是政治性的。
最後一節揭露給我們知道撒母耳為掃羅悲傷的緣故是因耶和華後悔立王的事,而這立王的事好像一早都已知道是不好的了,現在正是「應驗了」。
跋
二十八章2-25提到掃羅求問女巫的事(交鬼),是段難解的經文。為甚麼掃羅要出此下策呢?聖經說:「掃羅求問耶和華,耶和華卻沒有藉著夢,或烏陵,或先知回答他。
最後,掃羅是在戰役中自殺而死的(撒上卅一)。歷代志作者的評述值得我們看一看,經文說:「掃羅死了,因為他悖逆耶和華,沒有聽從他的話,也因為他去求問那交鬼的,沒有求問耶和華,所以耶和華把他殺死了,把國位轉交給耶西的兒子大衛。
問題討論:
一、十三章8-10提到掃羅等不到撒母耳就先行獻祭了,撒母耳為此責備他,他回應他的理由。你覺得掃羅的原因和答辯合理嗎?撒母耳的責備當如此理解?
二、從撒母耳的責備和宣判,請分享為甚麼事情那麼嚴重?
三、請分享和討論掃羅生命中「向上帝求告」和「聽從上帝的吩咐」這兩個主題。
四、掃羅的生命如何反映了這一個主題:「聽命甚過獻祭」?
Wednesday, 30 May 2007
掃羅(一):尋驢:有心而無機心
文:黃厚基
周昭王初年,約主前1050年,掃羅作王登基,在位四十年,直到上帝興起大衛取代了他。掃羅逝死時被箭射死。
掃羅身體健壯,俊美高大,出身便雅憫支派,其父是大能的勇士。他的出現僅在於以色列人要求立王之後。從他出現到登基,可分為幾個階段:因失驢的事去找神人撒母耳、撒母耳預先被神指示掃羅之出現、撒母耳請客和以油膏抹掃羅、預言遇見一班先知和掃羅受感說話作為兆頭、撒母耳再一次重申立王之事並在百姓面前膏他為王。從他作王直到離棄耶和華(撒母耳作者是如此詮釋的),再到被棄且在戰事中命喪沙場,又分成幾個階段。
我們就來先看看他的登基吧!
**************************************************************************
失驢尋驢──湊巧與不湊巧
話說掃羅的父親丟了幾頭驢,吩咐他去找回來。
驢丟了,找回來,結果找回了個王位來。完全沒有邏輯上的關係,驢不是自己丟的,是父親丟的;找驢之意不是自己起的,是父親的吩咐。父親不知道王位就在驢的事件背後,當然在父親心意下行動的掃羅也不知道,若知道,起了作王的念頭,就無法真心找驢,就沒有找不著驢的失望,也不會有僕人之建議找神人撒母耳的事了。
掃羅因找驢而終與撒母耳相遇,對掃羅而言,理由簡單,失驢和找驢,是人生的一般現象。對我們讀者而言,對撒母耳而言,對上帝而言,事卻不純是碰巧。撒母耳代表的是詮釋者,是神學家的詮釋,是歷史家的眼光;從正統(中國人有時叫道統)的角度而言,所詮釋出來的就是讀者該接納的觀點。讀者有此義務明白作者的意思,離其意卻可能產生錯讀。
此處,作者藉敘述就讓我們明白到上帝有意找掃羅。所以掃羅被找著,完全不是湊巧。
尋驢如人生──難免茫然
人生於世,有時候茫然得很,在戰亂中者如此,在大都會中之人何嘗不如此。由其今天世界不同的價值觀充塞,日新月異,變化無常。
人生在世,有時候平常得過份。天天日出而作,日入而息,古時候人種田種稻,人與自然,人與上蒼,總還有不可分隔的關係,可人今天不是看天做人,而是看老板做人,看企業做人。同樣的日出日入,卻是栽種了更多的空虛和苦悶。
人之在世,若沒有一個能憐憫世人的上帝,若沒有一個超越者,在人茫茫然之中給予方向,在背後給人預備,在平常的日子可以在人內心中與人對話,在生活中貫乎其中,實在是真茫然。
於是,人生不外乎「找驢」。(這裡竟意外和商場上所謂「騎驢找馬」產生出一種語義上的刺諷味。)
回頭說掃羅,在於他,是找驢、找驢,是尋找那所失去的,是尋找生活之所依;在於上帝,是找人,是找一個可使用、可膏立的人。掃羅找驢,上帝找他。
耶和華的心意並不隱藏,祂既應允以色列民如他們所願的給他們一位王,就著手預備。祂也指示撒母耳來成就這事(9:15-16)。聖經說掃羅未到的前一日,上帝已經預先指示了撒母耳,說次日必有一來自便雅憫地的人,他要把他膏立為以色列的君王。這邊廂是上帝有心的預備,那邊廂掃羅卻是毫不知情,是無心之作為。
在掃羅尋驢一事中,生活、人物,還有上帝,層層關係。我們或許會問,若沒有僕人的建議,掃羅便不會去找撒母耳,沒有見面,就沒有膏立。再退一步說,若沒有失驢,更不須要找驢,且還要找到絕望,不然不會有僕人的建議。失驢是上帝定意的嗎?僕人提議找先見想法是上帝放在他心裡頭的嗎?是或不是,問題都不大,反正上帝是主動者,祂可以使用各種的機緣和環境,祂是掌握時機和天地乾坤的主。祂總會找到掃羅的,也總會給撒母耳適時的指示的。
找驢找著了王位──有心和無心之吊詭
話說回頭,「找驢」的日子我們人人都必然有之;而無心中找著了「王位」,既不是「有心」,則不是掌控在我們手中。這「有心」和「無心」本就是吊詭的,我們的心眼若留在「找驢」以外的事,甚至一早知道「找驢」只是「找王位」的序曲或前奏,則不能「無心」。人心是最難處理者,心眼留意到了驢之外的王位,能保持心不動,難!不論是向前進難,向後退也難!進多少,退多少才對,也難!
故如此說,此時,無心比有心好,不知比知道好。能知道而能無心,此心難找!
往外求、往上求
這樣,我們的心該安置何處才妥當呢?茫然時,我覺得,除了尋,除了找,該求,即向外求,向上求。不論是向外,向上,都是在本心本人之外和之上。
掃羅身邊有個僕人,那是在他之外者;僕人指向撒母耳,那亦是在他之外,而背後又是在他之上者,所謂在他之上者就是耶和華上帝。
找驢茫然時,最好身邊有個人可以給我們提點,而且最後能點出正確方向者。那不是最後的答案,但卻引向答案,驢之所在。掃羅的僕人是指對了方向,找撒母耳。
順服和時機
但撒母耳這人也得對。在時機上對,在心境的預備上對。從心境的預備說,那在上者上帝已經動工了,配合上撒母耳的順服。撒母耳的順服植根於過去順服的習慣。
既有了順服的心,在行動上也順服,以免誤了時機。所以說時機和行動是一體兩面,不行動,是時機未到,行動是時機已到;反之,時機到而未行動,便是誤了時機。
讀經與心靈層次之誤置誤用
我們作讀者常不經意的學了作者筆下看事情前後始末的歷史宏觀,即一種全知的角度,亦是史學中史觀的詮釋。另外,我們也不知不覺地透過作者所透露出來的上帝的心意,而彷彿能從上帝的心來觀照有關件和人物。
現在問題是,這作者和上帝的心所提供的視野和深度,學習用來看別人的人生還算可以,但若錯以為自己能對所觀照之處境作太多的改變,或錯置地以為自己就是作者或上帝(對應於文本世界的關係),心生狂傲,欲對現實作出不合時(宜)位(份)的行動,則就不但沒有因讀經而有智慧,反生妄念妄執了。
再此外,讀者亦無法以以上所謂作者和上帝的視野心境來看待自己的處境,因為看歷史是看靜態的(切片),容易看,看文字中所透露的上帝的心意,多深都好,皆不難理解掌握;但放在現實中,我們都在當下時間中,是面對未來,不是過去;而上帝的心意要當下明白,是當下垂直面的感通,而不是化文字的平面(因文字把時間和心靈都按著文字的順序陳明了)和立體面(因所呈現的心境都有心靈竹層位次序故為立體),故此不好拿扭。
故此說,讀者因讀了經文(如上例:掃羅失驢見先見一事),而學了作者和(其筆下上帝的心意,而忘了,自個兒看自個兒的人生,則比較像是掃羅之當下處境。結果,讀經所學本來為著是能應用用於人生,卻成了誤用,反不是件好事。
總的來說,我們明白了掃羅、作者、上帝三層之心意後,應回過頭來對自己的處境,即或像掃羅,或至多有一點像作者─即多少看多一點事情的意義真相;至於完全像上帝是不可能達到的了。
有心而無機心
這樣,回過頭來說,我們是否應該學的是掃羅的「無心」。
我們知道,掃羅本不知自己無心,呈現這無心之相給我們看的是作者,這無心實在是在作者的心裡頭。這麼說的意思,是指明經文上下對掃羅之境陳述不多,至多只是其尋驢焦急之情。焦急之情無所學,只是呈現一個人生命情操之反應。
那我們如何能學他的無心呢?我們是學作者筆下所透露的生命真相,透過其中所呈現的人生的情節和前後局勢,從而明白掃羅對人生之不知情,對應上帝的知情和有意。這樣的對應,更能看出,在上帝之知情有意下之無心(故無機心)是何等寶貝。
所以說掃羅之「無心」是在作者之有心之中。而我們呢?讀經時,該有心,才能讀懂作者的心;生活時,該有心於尋,無心於權、位、名、利,以至能無機心。無機心,則能避無謂之凶險;心正,即或有凶險,也能緊以上帝為靠山,因為祂在我們之上。
周昭王初年,約主前1050年,掃羅作王登基,在位四十年,直到上帝興起大衛取代了他。掃羅逝死時被箭射死。
掃羅身體健壯,俊美高大,出身便雅憫支派,其父是大能的勇士。他的出現僅在於以色列人要求立王之後。從他出現到登基,可分為幾個階段:因失驢的事去找神人撒母耳、撒母耳預先被神指示掃羅之出現、撒母耳請客和以油膏抹掃羅、預言遇見一班先知和掃羅受感說話作為兆頭、撒母耳再一次重申立王之事並在百姓面前膏他為王。從他作王直到離棄耶和華(撒母耳作者是如此詮釋的),再到被棄且在戰事中命喪沙場,又分成幾個階段。
我們就來先看看他的登基吧!
**************************************************************************
失驢尋驢──湊巧與不湊巧
話說掃羅的父親丟了幾頭驢,吩咐他去找回來。
驢丟了,找回來,結果找回了個王位來。完全沒有邏輯上的關係,驢不是自己丟的,是父親丟的;找驢之意不是自己起的,是父親的吩咐。父親不知道王位就在驢的事件背後,當然在父親心意下行動的掃羅也不知道,若知道,起了作王的念頭,就無法真心找驢,就沒有找不著驢的失望,也不會有僕人之建議找神人撒母耳的事了。
掃羅因找驢而終與撒母耳相遇,對掃羅而言,理由簡單,失驢和找驢,是人生的一般現象。對我們讀者而言,對撒母耳而言,對上帝而言,事卻不純是碰巧。撒母耳代表的是詮釋者,是神學家的詮釋,是歷史家的眼光;從正統(中國人有時叫道統)的角度而言,所詮釋出來的就是讀者該接納的觀點。讀者有此義務明白作者的意思,離其意卻可能產生錯讀。
此處,作者藉敘述就讓我們明白到上帝有意找掃羅。所以掃羅被找著,完全不是湊巧。
尋驢如人生──難免茫然
人生於世,有時候茫然得很,在戰亂中者如此,在大都會中之人何嘗不如此。由其今天世界不同的價值觀充塞,日新月異,變化無常。
人生在世,有時候平常得過份。天天日出而作,日入而息,古時候人種田種稻,人與自然,人與上蒼,總還有不可分隔的關係,可人今天不是看天做人,而是看老板做人,看企業做人。同樣的日出日入,卻是栽種了更多的空虛和苦悶。
人之在世,若沒有一個能憐憫世人的上帝,若沒有一個超越者,在人茫茫然之中給予方向,在背後給人預備,在平常的日子可以在人內心中與人對話,在生活中貫乎其中,實在是真茫然。
於是,人生不外乎「找驢」。(這裡竟意外和商場上所謂「騎驢找馬」產生出一種語義上的刺諷味。)
回頭說掃羅,在於他,是找驢、找驢,是尋找那所失去的,是尋找生活之所依;在於上帝,是找人,是找一個可使用、可膏立的人。掃羅找驢,上帝找他。
耶和華的心意並不隱藏,祂既應允以色列民如他們所願的給他們一位王,就著手預備。祂也指示撒母耳來成就這事(9:15-16)。聖經說掃羅未到的前一日,上帝已經預先指示了撒母耳,說次日必有一來自便雅憫地的人,他要把他膏立為以色列的君王。這邊廂是上帝有心的預備,那邊廂掃羅卻是毫不知情,是無心之作為。
在掃羅尋驢一事中,生活、人物,還有上帝,層層關係。我們或許會問,若沒有僕人的建議,掃羅便不會去找撒母耳,沒有見面,就沒有膏立。再退一步說,若沒有失驢,更不須要找驢,且還要找到絕望,不然不會有僕人的建議。失驢是上帝定意的嗎?僕人提議找先見想法是上帝放在他心裡頭的嗎?是或不是,問題都不大,反正上帝是主動者,祂可以使用各種的機緣和環境,祂是掌握時機和天地乾坤的主。祂總會找到掃羅的,也總會給撒母耳適時的指示的。
找驢找著了王位──有心和無心之吊詭
話說回頭,「找驢」的日子我們人人都必然有之;而無心中找著了「王位」,既不是「有心」,則不是掌控在我們手中。這「有心」和「無心」本就是吊詭的,我們的心眼若留在「找驢」以外的事,甚至一早知道「找驢」只是「找王位」的序曲或前奏,則不能「無心」。人心是最難處理者,心眼留意到了驢之外的王位,能保持心不動,難!不論是向前進難,向後退也難!進多少,退多少才對,也難!
故如此說,此時,無心比有心好,不知比知道好。能知道而能無心,此心難找!
往外求、往上求
這樣,我們的心該安置何處才妥當呢?茫然時,我覺得,除了尋,除了找,該求,即向外求,向上求。不論是向外,向上,都是在本心本人之外和之上。
掃羅身邊有個僕人,那是在他之外者;僕人指向撒母耳,那亦是在他之外,而背後又是在他之上者,所謂在他之上者就是耶和華上帝。
找驢茫然時,最好身邊有個人可以給我們提點,而且最後能點出正確方向者。那不是最後的答案,但卻引向答案,驢之所在。掃羅的僕人是指對了方向,找撒母耳。
順服和時機
但撒母耳這人也得對。在時機上對,在心境的預備上對。從心境的預備說,那在上者上帝已經動工了,配合上撒母耳的順服。撒母耳的順服植根於過去順服的習慣。
既有了順服的心,在行動上也順服,以免誤了時機。所以說時機和行動是一體兩面,不行動,是時機未到,行動是時機已到;反之,時機到而未行動,便是誤了時機。
讀經與心靈層次之誤置誤用
我們作讀者常不經意的學了作者筆下看事情前後始末的歷史宏觀,即一種全知的角度,亦是史學中史觀的詮釋。另外,我們也不知不覺地透過作者所透露出來的上帝的心意,而彷彿能從上帝的心來觀照有關件和人物。
現在問題是,這作者和上帝的心所提供的視野和深度,學習用來看別人的人生還算可以,但若錯以為自己能對所觀照之處境作太多的改變,或錯置地以為自己就是作者或上帝(對應於文本世界的關係),心生狂傲,欲對現實作出不合時(宜)位(份)的行動,則就不但沒有因讀經而有智慧,反生妄念妄執了。
再此外,讀者亦無法以以上所謂作者和上帝的視野心境來看待自己的處境,因為看歷史是看靜態的(切片),容易看,看文字中所透露的上帝的心意,多深都好,皆不難理解掌握;但放在現實中,我們都在當下時間中,是面對未來,不是過去;而上帝的心意要當下明白,是當下垂直面的感通,而不是化文字的平面(因文字把時間和心靈都按著文字的順序陳明了)和立體面(因所呈現的心境都有心靈竹層位次序故為立體),故此不好拿扭。
故此說,讀者因讀了經文(如上例:掃羅失驢見先見一事),而學了作者和(其筆下上帝的心意,而忘了,自個兒看自個兒的人生,則比較像是掃羅之當下處境。結果,讀經所學本來為著是能應用用於人生,卻成了誤用,反不是件好事。
總的來說,我們明白了掃羅、作者、上帝三層之心意後,應回過頭來對自己的處境,即或像掃羅,或至多有一點像作者─即多少看多一點事情的意義真相;至於完全像上帝是不可能達到的了。
有心而無機心
這樣,回過頭來說,我們是否應該學的是掃羅的「無心」。
我們知道,掃羅本不知自己無心,呈現這無心之相給我們看的是作者,這無心實在是在作者的心裡頭。這麼說的意思,是指明經文上下對掃羅之境陳述不多,至多只是其尋驢焦急之情。焦急之情無所學,只是呈現一個人生命情操之反應。
那我們如何能學他的無心呢?我們是學作者筆下所透露的生命真相,透過其中所呈現的人生的情節和前後局勢,從而明白掃羅對人生之不知情,對應上帝的知情和有意。這樣的對應,更能看出,在上帝之知情有意下之無心(故無機心)是何等寶貝。
所以說掃羅之「無心」是在作者之有心之中。而我們呢?讀經時,該有心,才能讀懂作者的心;生活時,該有心於尋,無心於權、位、名、利,以至能無機心。無機心,則能避無謂之凶險;心正,即或有凶險,也能緊以上帝為靠山,因為祂在我們之上。
Tuesday, 22 May 2007
摩西
〈神人摩西.極其謙卑〉
黃厚基 預備
二零零七年五月廿五日
摩西的事蹟甚麼豐富,不可能在大半個小時之內涵蓋,今天就只談三件事:上帝呼召、恩賜神杖;紅海伸仗,埋怨對沉默;西奈山上、代民求情。
出埃及記卅三章十一節形容說:「耶和華與摩西面對面說話,好像人對朋友說話一樣。」民數記十二章三節記載上帝親自對亞倫和米利暗說:「摩西為人十分謙和(meek, humble)」(在七十士希臘文譯本中與八福裡提到「溫柔(meek)的人有福了」之「溫柔」同字;耶穌自己也柔和謙卑gentle and humble)中之柔和gentle同字),這是上帝親口說的。摩西的生命有甚麼秘訣,何以有如此榮幸。透過今晚的研習,可能可以讓我們多少知其所以然,但未必能完全。至少希望弟兄姊妹可以透過摩西的榜樣,更體貼上帝的心。
紅海伸仗,埋怨對沉默(出埃及記十四章)
首先讓我們來看出埃及說十四章。
話說摩西帶領以色列人出埃及,神不領他們走近路由非利士人之地直達巴勒斯坦,即迦南地,而繞道而行。原因第一是耶和華「恐怕百姓遇見打仗後悔,就回埃及去」(十三17)。第二個原因見於十四章四節,耶和華說:「我要使法老的心剛硬,他要追趕他們,我要在法老和他全軍身上得榮耀,埃及人就知道我是耶和華。」
如果沒有這兩個原因,過紅海的事(在神蹟未顯,事情未水落石出以前),就以色列人整個民族的生命前程而言,就太悲哀了;若比擬於我們的人生而言,這種不合邏輯的繞道而行,而結果自困於前無去路、後有追兵的困境中,會叫人有一種造化弄人而覺人生荒繆的感覺,還好信靠神的人人生不是這樣的。但在人生關鍵事蹟中能不能明白神的心意而順服,或說即或不明白也有一種信靠的心順從以至最後能明白,這一點就不同人有不同的際遇了。今天我們來看過紅海的事就是要從摩西和以色列百姓在面臨困境的時候的反應而有所學習。
再說,以色列人在不知神的(兩個)心意下,來到紅海邊界,不久法老的追兵來到,「以色列人舉目看見埃及人趕來,就甚懼怕,向耶和華哀求。」接著聖經分別記載了摩西和以色列人的反應:
以色列人的反應是:
他們對摩西說:「難道在埃及沒有地,你把我們帶來死在曠野麼?你為甚麼這樣待我們,將我們從埃及領出來呢?我們在及豈沒有對你說過,不要攪擾我們,容我們服事埃及人麼?因為服事埃及人比死在曠野還好。」(十四11-12)
而摩西的反應是:
摩西對百姓說:「不要懼怕,只管站住!看耶和華今天向你們所要施行的救恩,因為你們今天所見的埃及人,必永遠不再看見了。耶和華必為你們爭戰,你們只管靜默,不要作聲。」(十四13-14)
兩種反應,一種是不信的抱怨,一種是信心帶來的沉默。以色列人在遇到這困境時,把問題都推到摩西身上了:你為甚麼這樣待我們?且說寧願留在埃及倒好。我們可以看見摩西在面臨這一次的試煉時,表現出來的是信心和沉默,他也叫以色列人不要懼怕,要靜默,看耶和華的作為如何。在摩西的要吩咐之下,以色列人也要靜默,不得作聲。摩西和以色列人,同樣是靜默,但兩種靜默是不同的。摩西是主動的,是活的信心;以色列人是被逼的,充滿無奈和埋怨,看不見神的心意。而且他們的抱怨相信更會彼此感染。換句話說,他們的表現帶來死亡的毒氣。
我們若回頭看耶和華帶領他們經紅海這條路的第一個原因:怕他們遇見打仗而後悔,便想回到埃及。從他們在紅海的表現,可以看見其信心之膚淺;也可預測,若換著不是紅海,而是與非利士人打仗,結果一定如耶和華所料。如今他們若被逼不得不回到埃及,生命的膚淺全化成抱怨。他們從頭到尾和神的工作無關,也無份分享神顯榮耀的心意。
反之,摩西則在沉默中觀察神的作為,他說「只管靜默,不要作聲」,有人如此解釋摩西這個心境:「從高度的沉默來辨什麼是寧靜的心靈?有實在信心的寧靜,就是無論處境如何,都能保持一種穩定而有方向、而格外寧靜的心境。」(陳建民,見《心境與關係的查經法》)換句話說,摩西在整件事當有份於神的工作,也有份分享神顯榮耀的心意。
面對壓力,人人的反應不一樣,怎麼表現便呈現怎樣的生命。有人在開始的階段便分享神的心意且在作為上配合,有人在困境之後明白神的心意──針對個人生命性格上的改變及神自己要成就的工作兩方面的心意,有人則從頭到尾只有埋怨,事過以後,不但錯失了神的心意,自己也停留在一種對生命的苦毒感受。真是可惜!
對以色列人而言,「舉手向海伸仗」使海分開是不可能的。但摩西卻聽從神的吩咐,或說事實上他原知應該如何行(v.16)。這作為的特徵是當面對一個馬上要作的決定時,需要的不是坐在那兒枯等,而是往「紅海」伸出杖。
上帝呼召、恩賜神杖(出埃及記四章)
先談摩西向海伸仗的事蹟,再回頭談仗的來源。我們常也先看表象和人的作為。信仰的起步常在心中設下了一些模仿的人,這是好的。但有時也會不知不覺與人比較,不知天高地厚,或自視過高。看見某大俠使了一招「見龍在田」(那般輕描談寫,看似毫無神奇之處,若非有三、五十年功力,絕無如此造旨),你看在眼裡,依樣畫葫也同樣打出「見龍在田」,當然對方只是使出兩成功力,和你恰好打成平手,你便心中飄飄然,自忖連某某大俠也不過如此一般,我想其他人大概也不怎麼樣吧!
當然,真相你是永遠不知道的。唯有真自去闖江湖,大家都是真功夫手底下見真章的時候才知道厲害。
說到摩西,好不神奇呀!若能像他一樣,豈不一樣可以為上帝作大事。且讓我們研究研究這仗的來歷。
亞伯拉罕、以撒、雅各的上帝在米甸的曠野向摩西顯現後,向他顯明祂是自有永有的上帝,呼召他去帶領以色列人出埃及。但是摩西並不放心,他對上帝說:「看哪,他們必不信我,也不聽我的話;因為他們必說:『耶和華並沒有向你顯現。』」(四章一節)
就在這時候,上帝問他手中拿的是甚麼。他說:「是手杖。」是牧羊人普普通通的一根手杖。聖經記載說(四3-5):
耶和華說:「把它丟在地上。」摩西把它一丟在地上,它就變了蛇;摩西就逃跑,離開了牠。耶和華對摩西說:「伸出你的手來,捉住蛇的尾巴。」摩西就伸出手來,緊握著牠,牠在摩西的掌中又變回了手杖。這樣就使他們相信耶和華他們祖宗的神,就是亞伯拉罕的神,以撒的神,雅各的神曾向你顯現了。
耶和華對他說:「這手杖你要拿在手裡,用來行神蹟(四17)。」於是一個根普普通通的杖便變成了「耶和華的杖(四20)。」接著我們讀到在血災中向眾水伸仗使又變血(亞倫執行);在蛙災中伸仗入江、河和池之上(亞倫執行),叫青蛙佈滿埃及地;使埃及的塵士變虱子(亞倫執行);摩西伸仗引發冰雹之災、蝗災以及黑暗之災。
我不敢說我們每個人手中都有這樣的一根杖,但我可以說裡頭有一樣信心的原則:就是我們生命裡一樣普通的技能或才幹,看起來沒有神奇之處,當上帝的呼召臨到你的時候,就是祂邀請你服事祂,為祂作事的時候,並且叫你體驗這「杖變蛇、蛇變杖」的神蹟;你若憑信心伸出這杖,體驗真正與上帝同工之妙,上帝的能力必要彰顯,使「你的杖」變為「耶和華的杖」。記得是你的杖,也是「耶和華的仗」;是「耶和華的仗」,不再是「你的杖」。
西奈山上、代民求情(出埃及記卅二章)
讓我們再看第三個摩西的事蹟。話說摩西在西乃山上四十晝夜領受律法,卅二章提到以色列民見摩西遲遲不下山,便聚集到亞倫那裡表達心中的疑惑,不謹慎的亞倫(或許有私心的亞倫,參民十二章),僭作主張,叫百姓摘下金耳環,把它們都融了並鑄成一集金牛。作成了以後,他們自己就說:「以色列啊!這就是你們的神,就是把你從埃及地領出來的那位。」亞倫並且帶領百姓在金牛前築祭壇向耶和華獻祭。
在山上與摩西會面的上帝卻不以為然,上帝說(卅二7-8):「你下山去吧,因為你的人民,就是你從埃及地領出來的,已經敗壞了。他們很快就偏離了我吩咐他們的道路,為自己鑄造了一個牛像,向它跪拜,向它獻祭,說:『以色列啊,這就是你的神,就是把你從埃及地領出來的那位。』」聖經很有意思的描寫耶和華對摩西說(10):「現在,你且由得我,讓我向他們發烈怒,把他們消滅;我要使你成為大國。」上帝實在很尊重摩西,一,祂說:你且由得我,好像摩西可以不准似的;二,上帝仍然表達他要成為大國,意思是說:「他們是他們,你是你。」後來上帝也對撒母耳說(撒母耳記上二30):「尊重我的、我必重看他。藐視我的、他必被輕視。」耶穌也說(約翰福音十二26b):「若有人服事我、我父必尊重他。」
你有沒有從這一點明白一點上帝的心。
摩西明白上帝的心,也很大膽的「懇求耶和華」施恩說(卅二11-13):「耶和華啊,你為甚麼向你的人民發烈怒呢?這人民是你用大能和全能的手從埃及地領出來的。為甚麼讓埃及人議論,說:『把他們領出來是出於惡意的,要在山上殺死他們,在地上消滅他們』呢?求你回心轉意,不發烈怒;求你改變初衷,不降禍給你的人民。求你記念你的僕人亞伯拉罕、以撒、雅各;你曾經指著自己向他們起誓,說:『我必使你的後裔增多,好像天上的星一樣;我必把我應許的這全地賜給你的後裔,他們必永遠承受這地作產業。』」
在他的懇求中,他訴求的上帝自己的應許和作為?
結果如何呢?「於是,耶和華改變初衷,不把他所說的禍降在他的人民身上」(卅二15)。我們可以學摩西如此禱告。我覺得可以的,但基礎是我們是尊重上帝的,聖經說:「義人的禱告,是大有功效的。」
當摩西從山上下來,尚未看見,就已聽見人呼喊的聲音。聖經透過約書亞和摩西的對答刻劃出摩西的憤怒和失望。經文寫道:「約書亞聽見人民呼喊的聲音的時候,就對摩西說:『營裡有戰爭的聲音。』」然而「摩西回答:『這不是戰勝的呼聲,也不是戰敗的呼聲;我聽見的是歌唱的聲音。』摩西走近營前的時候,看見了那牛犢,又看見了有人唱歌跳舞,他就發烈怒,把兩塊法版從他的手中摔掉,在山下把它們摔碎了。又把他們所做的那牛犢拿過來,用火焚燒,磨到粉碎,撒在水面上,讓以色列人喝。」摩西找出事發原因是亞倫的縱容(25節),以至「他們成為那些起來與他們為敵的人的笑柄」(25節)。因這事,摩西叫屬耶和華的利未人在人民中殺了約有三千人(從卅五節可以把這理解為耶和華的擊殺)。可見摩西對以色列犯罪得罪上帝(30節),一點也不苟且。懲戒了他們以後,他吩咐他們再一次重新「奉獻自己歸耶和華為聖,因為各人犧牲了自己的兒子和兄弟」,這樣做是要叫耶和華重新賜福他們(29節)。
再一次,我們看見摩西極其謙和,讓人想起耶穌,耶穌也曾說:「我心裡柔和謙卑。」摩西像一位祭司一樣,像中保一樣,為百姓求告說:「現在,如果你肯赦免他們的罪,那就好了;如果不肯,求你從你所寫的冊上把我塗抹吧。」他寧願為百姓作代罪羔羊。為此,耶和華暫且饒了以色列民。祂雖然答應了摩西的請求,但沒有妥協祂的心意,因為聖經說:「耶和華對摩西說:『誰得罪了我,我就要從我的冊上把誰塗抹』(33節)」。
問題討論:
一、 摩西對百姓說:「不要懼怕,只管站住!看耶和華今天向你們所要施行的救恩,因為你們今天所見的埃及人,必永遠不再看見了。耶和華必為你們爭戰,你們只管靜默,不要作聲。」(十四13-14) 摩西和以色列人,同樣是靜默,但兩種靜默是不同的。摩西是主動的,是活的信心;以色列人是被逼的,充滿無奈和埋怨,看不見神的心意。你的人生經歷是哪一種?
二、 你生命中的杖是甚麼?你手中有耶和華的杖嗎?要如何才能使自己的杖變成耶和華的杖?
三、 上帝需要尊重人嗎?上帝說:「尊重我的,我必尊重他。」你覺得這話甚麼含意? 何以聖經說「上帝尊重」摩西?
四、 請你描述金牛事件中摩西對上帝和對以色列民的兩種態度。
五、 為何聖經形容摩西為人極其謙和?
六、 如果有一天,上帝給你機會帶領一班弟兄姊妹或帶領教會?你覺得你可以從摩西身上學習甚麼榜樣?
黃厚基 預備
二零零七年五月廿五日
摩西的事蹟甚麼豐富,不可能在大半個小時之內涵蓋,今天就只談三件事:上帝呼召、恩賜神杖;紅海伸仗,埋怨對沉默;西奈山上、代民求情。
出埃及記卅三章十一節形容說:「耶和華與摩西面對面說話,好像人對朋友說話一樣。」民數記十二章三節記載上帝親自對亞倫和米利暗說:「摩西為人十分謙和(meek, humble)」(在七十士希臘文譯本中與八福裡提到「溫柔(meek)的人有福了」之「溫柔」同字;耶穌自己也柔和謙卑gentle and humble)中之柔和gentle同字),這是上帝親口說的。摩西的生命有甚麼秘訣,何以有如此榮幸。透過今晚的研習,可能可以讓我們多少知其所以然,但未必能完全。至少希望弟兄姊妹可以透過摩西的榜樣,更體貼上帝的心。
紅海伸仗,埋怨對沉默(出埃及記十四章)
首先讓我們來看出埃及說十四章。
話說摩西帶領以色列人出埃及,神不領他們走近路由非利士人之地直達巴勒斯坦,即迦南地,而繞道而行。原因第一是耶和華「恐怕百姓遇見打仗後悔,就回埃及去」(十三17)。第二個原因見於十四章四節,耶和華說:「我要使法老的心剛硬,他要追趕他們,我要在法老和他全軍身上得榮耀,埃及人就知道我是耶和華。」
如果沒有這兩個原因,過紅海的事(在神蹟未顯,事情未水落石出以前),就以色列人整個民族的生命前程而言,就太悲哀了;若比擬於我們的人生而言,這種不合邏輯的繞道而行,而結果自困於前無去路、後有追兵的困境中,會叫人有一種造化弄人而覺人生荒繆的感覺,還好信靠神的人人生不是這樣的。但在人生關鍵事蹟中能不能明白神的心意而順服,或說即或不明白也有一種信靠的心順從以至最後能明白,這一點就不同人有不同的際遇了。今天我們來看過紅海的事就是要從摩西和以色列百姓在面臨困境的時候的反應而有所學習。
再說,以色列人在不知神的(兩個)心意下,來到紅海邊界,不久法老的追兵來到,「以色列人舉目看見埃及人趕來,就甚懼怕,向耶和華哀求。」接著聖經分別記載了摩西和以色列人的反應:
以色列人的反應是:
他們對摩西說:「難道在埃及沒有地,你把我們帶來死在曠野麼?你為甚麼這樣待我們,將我們從埃及領出來呢?我們在及豈沒有對你說過,不要攪擾我們,容我們服事埃及人麼?因為服事埃及人比死在曠野還好。」(十四11-12)
而摩西的反應是:
摩西對百姓說:「不要懼怕,只管站住!看耶和華今天向你們所要施行的救恩,因為你們今天所見的埃及人,必永遠不再看見了。耶和華必為你們爭戰,你們只管靜默,不要作聲。」(十四13-14)
兩種反應,一種是不信的抱怨,一種是信心帶來的沉默。以色列人在遇到這困境時,把問題都推到摩西身上了:你為甚麼這樣待我們?且說寧願留在埃及倒好。我們可以看見摩西在面臨這一次的試煉時,表現出來的是信心和沉默,他也叫以色列人不要懼怕,要靜默,看耶和華的作為如何。在摩西的要吩咐之下,以色列人也要靜默,不得作聲。摩西和以色列人,同樣是靜默,但兩種靜默是不同的。摩西是主動的,是活的信心;以色列人是被逼的,充滿無奈和埋怨,看不見神的心意。而且他們的抱怨相信更會彼此感染。換句話說,他們的表現帶來死亡的毒氣。
我們若回頭看耶和華帶領他們經紅海這條路的第一個原因:怕他們遇見打仗而後悔,便想回到埃及。從他們在紅海的表現,可以看見其信心之膚淺;也可預測,若換著不是紅海,而是與非利士人打仗,結果一定如耶和華所料。如今他們若被逼不得不回到埃及,生命的膚淺全化成抱怨。他們從頭到尾和神的工作無關,也無份分享神顯榮耀的心意。
反之,摩西則在沉默中觀察神的作為,他說「只管靜默,不要作聲」,有人如此解釋摩西這個心境:「從高度的沉默來辨什麼是寧靜的心靈?有實在信心的寧靜,就是無論處境如何,都能保持一種穩定而有方向、而格外寧靜的心境。」(陳建民,見《心境與關係的查經法》)換句話說,摩西在整件事當有份於神的工作,也有份分享神顯榮耀的心意。
面對壓力,人人的反應不一樣,怎麼表現便呈現怎樣的生命。有人在開始的階段便分享神的心意且在作為上配合,有人在困境之後明白神的心意──針對個人生命性格上的改變及神自己要成就的工作兩方面的心意,有人則從頭到尾只有埋怨,事過以後,不但錯失了神的心意,自己也停留在一種對生命的苦毒感受。真是可惜!
對以色列人而言,「舉手向海伸仗」使海分開是不可能的。但摩西卻聽從神的吩咐,或說事實上他原知應該如何行(v.16)。這作為的特徵是當面對一個馬上要作的決定時,需要的不是坐在那兒枯等,而是往「紅海」伸出杖。
上帝呼召、恩賜神杖(出埃及記四章)
先談摩西向海伸仗的事蹟,再回頭談仗的來源。我們常也先看表象和人的作為。信仰的起步常在心中設下了一些模仿的人,這是好的。但有時也會不知不覺與人比較,不知天高地厚,或自視過高。看見某大俠使了一招「見龍在田」(那般輕描談寫,看似毫無神奇之處,若非有三、五十年功力,絕無如此造旨),你看在眼裡,依樣畫葫也同樣打出「見龍在田」,當然對方只是使出兩成功力,和你恰好打成平手,你便心中飄飄然,自忖連某某大俠也不過如此一般,我想其他人大概也不怎麼樣吧!
當然,真相你是永遠不知道的。唯有真自去闖江湖,大家都是真功夫手底下見真章的時候才知道厲害。
說到摩西,好不神奇呀!若能像他一樣,豈不一樣可以為上帝作大事。且讓我們研究研究這仗的來歷。
亞伯拉罕、以撒、雅各的上帝在米甸的曠野向摩西顯現後,向他顯明祂是自有永有的上帝,呼召他去帶領以色列人出埃及。但是摩西並不放心,他對上帝說:「看哪,他們必不信我,也不聽我的話;因為他們必說:『耶和華並沒有向你顯現。』」(四章一節)
就在這時候,上帝問他手中拿的是甚麼。他說:「是手杖。」是牧羊人普普通通的一根手杖。聖經記載說(四3-5):
耶和華說:「把它丟在地上。」摩西把它一丟在地上,它就變了蛇;摩西就逃跑,離開了牠。耶和華對摩西說:「伸出你的手來,捉住蛇的尾巴。」摩西就伸出手來,緊握著牠,牠在摩西的掌中又變回了手杖。這樣就使他們相信耶和華他們祖宗的神,就是亞伯拉罕的神,以撒的神,雅各的神曾向你顯現了。
耶和華對他說:「這手杖你要拿在手裡,用來行神蹟(四17)。」於是一個根普普通通的杖便變成了「耶和華的杖(四20)。」接著我們讀到在血災中向眾水伸仗使又變血(亞倫執行);在蛙災中伸仗入江、河和池之上(亞倫執行),叫青蛙佈滿埃及地;使埃及的塵士變虱子(亞倫執行);摩西伸仗引發冰雹之災、蝗災以及黑暗之災。
我不敢說我們每個人手中都有這樣的一根杖,但我可以說裡頭有一樣信心的原則:就是我們生命裡一樣普通的技能或才幹,看起來沒有神奇之處,當上帝的呼召臨到你的時候,就是祂邀請你服事祂,為祂作事的時候,並且叫你體驗這「杖變蛇、蛇變杖」的神蹟;你若憑信心伸出這杖,體驗真正與上帝同工之妙,上帝的能力必要彰顯,使「你的杖」變為「耶和華的杖」。記得是你的杖,也是「耶和華的仗」;是「耶和華的仗」,不再是「你的杖」。
西奈山上、代民求情(出埃及記卅二章)
讓我們再看第三個摩西的事蹟。話說摩西在西乃山上四十晝夜領受律法,卅二章提到以色列民見摩西遲遲不下山,便聚集到亞倫那裡表達心中的疑惑,不謹慎的亞倫(或許有私心的亞倫,參民十二章),僭作主張,叫百姓摘下金耳環,把它們都融了並鑄成一集金牛。作成了以後,他們自己就說:「以色列啊!這就是你們的神,就是把你從埃及地領出來的那位。」亞倫並且帶領百姓在金牛前築祭壇向耶和華獻祭。
在山上與摩西會面的上帝卻不以為然,上帝說(卅二7-8):「你下山去吧,因為你的人民,就是你從埃及地領出來的,已經敗壞了。他們很快就偏離了我吩咐他們的道路,為自己鑄造了一個牛像,向它跪拜,向它獻祭,說:『以色列啊,這就是你的神,就是把你從埃及地領出來的那位。』」聖經很有意思的描寫耶和華對摩西說(10):「現在,你且由得我,讓我向他們發烈怒,把他們消滅;我要使你成為大國。」上帝實在很尊重摩西,一,祂說:你且由得我,好像摩西可以不准似的;二,上帝仍然表達他要成為大國,意思是說:「他們是他們,你是你。」後來上帝也對撒母耳說(撒母耳記上二30):「尊重我的、我必重看他。藐視我的、他必被輕視。」耶穌也說(約翰福音十二26b):「若有人服事我、我父必尊重他。」
你有沒有從這一點明白一點上帝的心。
摩西明白上帝的心,也很大膽的「懇求耶和華」施恩說(卅二11-13):「耶和華啊,你為甚麼向你的人民發烈怒呢?這人民是你用大能和全能的手從埃及地領出來的。為甚麼讓埃及人議論,說:『把他們領出來是出於惡意的,要在山上殺死他們,在地上消滅他們』呢?求你回心轉意,不發烈怒;求你改變初衷,不降禍給你的人民。求你記念你的僕人亞伯拉罕、以撒、雅各;你曾經指著自己向他們起誓,說:『我必使你的後裔增多,好像天上的星一樣;我必把我應許的這全地賜給你的後裔,他們必永遠承受這地作產業。』」
在他的懇求中,他訴求的上帝自己的應許和作為?
結果如何呢?「於是,耶和華改變初衷,不把他所說的禍降在他的人民身上」(卅二15)。我們可以學摩西如此禱告。我覺得可以的,但基礎是我們是尊重上帝的,聖經說:「義人的禱告,是大有功效的。」
當摩西從山上下來,尚未看見,就已聽見人呼喊的聲音。聖經透過約書亞和摩西的對答刻劃出摩西的憤怒和失望。經文寫道:「約書亞聽見人民呼喊的聲音的時候,就對摩西說:『營裡有戰爭的聲音。』」然而「摩西回答:『這不是戰勝的呼聲,也不是戰敗的呼聲;我聽見的是歌唱的聲音。』摩西走近營前的時候,看見了那牛犢,又看見了有人唱歌跳舞,他就發烈怒,把兩塊法版從他的手中摔掉,在山下把它們摔碎了。又把他們所做的那牛犢拿過來,用火焚燒,磨到粉碎,撒在水面上,讓以色列人喝。」摩西找出事發原因是亞倫的縱容(25節),以至「他們成為那些起來與他們為敵的人的笑柄」(25節)。因這事,摩西叫屬耶和華的利未人在人民中殺了約有三千人(從卅五節可以把這理解為耶和華的擊殺)。可見摩西對以色列犯罪得罪上帝(30節),一點也不苟且。懲戒了他們以後,他吩咐他們再一次重新「奉獻自己歸耶和華為聖,因為各人犧牲了自己的兒子和兄弟」,這樣做是要叫耶和華重新賜福他們(29節)。
再一次,我們看見摩西極其謙和,讓人想起耶穌,耶穌也曾說:「我心裡柔和謙卑。」摩西像一位祭司一樣,像中保一樣,為百姓求告說:「現在,如果你肯赦免他們的罪,那就好了;如果不肯,求你從你所寫的冊上把我塗抹吧。」他寧願為百姓作代罪羔羊。為此,耶和華暫且饒了以色列民。祂雖然答應了摩西的請求,但沒有妥協祂的心意,因為聖經說:「耶和華對摩西說:『誰得罪了我,我就要從我的冊上把誰塗抹』(33節)」。
問題討論:
一、 摩西對百姓說:「不要懼怕,只管站住!看耶和華今天向你們所要施行的救恩,因為你們今天所見的埃及人,必永遠不再看見了。耶和華必為你們爭戰,你們只管靜默,不要作聲。」(十四13-14) 摩西和以色列人,同樣是靜默,但兩種靜默是不同的。摩西是主動的,是活的信心;以色列人是被逼的,充滿無奈和埋怨,看不見神的心意。你的人生經歷是哪一種?
二、 你生命中的杖是甚麼?你手中有耶和華的杖嗎?要如何才能使自己的杖變成耶和華的杖?
三、 上帝需要尊重人嗎?上帝說:「尊重我的,我必尊重他。」你覺得這話甚麼含意? 何以聖經說「上帝尊重」摩西?
四、 請你描述金牛事件中摩西對上帝和對以色列民的兩種態度。
五、 為何聖經形容摩西為人極其謙和?
六、 如果有一天,上帝給你機會帶領一班弟兄姊妹或帶領教會?你覺得你可以從摩西身上學習甚麼榜樣?
以撒
退讓?還是害怕衝突:以撒
黃厚基 預備
二零零七年五月十一日
以撒的人生都在其他人的影子裡頭:在父母亞伯拉罕、撒拉和夏甲的情情怨怨中,在父親與上帝的關係中,在妻子利百加的影響中,在兒子的鬥爭中,真正能反映他自己生命特質的要數廿六章中讓井的故事;即使在讓井的一事裡,還是叫人想起他父親亞伯拉罕,不過叫人欣慰的是:至少這是個好的影響。
以下就讓我們以五個重點,或以撒生平的五件大事,透過認識他來學習聖經的信息。(有部電影叫Five People You Meet In Heaven《在天堂遇見的五個人》,有看過嗎?)
一、出生在鬥爭裡:撒拉的建議.人意的摻雜
(十六、十七和廿一章)( 加四21-31)
亞伯蘭(還沒有改名了亞伯拉罕)領受應許後(十五6:「亞伯蘭信耶和華,耶和華就以此算為他的義了」),馬上出現一個實際的考驗。因為多年來撒萊並沒有生育,於是撒萊便出張把婢女夏甲給他作妾。結果,夏甲有了身孕後,就輕看撒萊,撒萊也不甘示弱,反過來虐待夏甲;孩子還沒有出世,紛爭就開始,是嫉妒和權力的鬥爭。鬥爭中,應許之子還沒有出現,亞伯拉罕年八十六歲時,得了以實瑪利。
過了十三年,上帝再向他顯現,與他立約,重提應許之事,但亞伯拉罕大概已把以實瑪利當著是上帝所賜的了,因他說:「願以實瑪利能在你面前活著。」上帝給他的回應充滿寬大,祂說(十七20-21):「至於以實瑪利,我也應允你。看哪,我已經賜福給他;我必使他昌盛,子孫極其眾多;他必生十二個族長;我也必使他成為大國。但我的約是要和以撒堅立的。這以撒,就是明年這時候,撒拉要為你生的。」可見以實瑪利不算。
耶和華說的這番話,向來自作主張又小心眼的撒萊是不放在心上的,她聽了耶和華的應許後,只覺得好笑。
然而,不到一年,她終於生下了以撒,她的暗笑變成了歡笑,說:「神使我歡笑,凡聽見的,也必為我歡笑。」以撒——原文就是「願神以微笑對著孩子」的意思,其字根就是「笑」。稍微細心的讀者馬上會想到當耶和華應許亞伯拉罕必會賜給他一個孩子的時候,撒拉聽見「暗笑」(十八12-15)的事。
以撒就在他母親的歡笑聲中來到他父親亞伯拉罕的家中。
可是,她母親給他的不止歡笑,而且是一個不公和嫉妒鬥爭的成人世界。他還小的時候,大他十四年同父異母的哥哥一起嬉戲,這單純的兄弟情在小心眼的撒拉眼中卻不是如此,她沒為兄弟情感到欣慰,反而告到丈夫那裡去說:「把這婢女和她的兒子趕出去,因為這婢女的兒子不能和我的兒子以撒一同承受產業(廿一10)。」聖經作者還透過她的眼光如此描述夏甲和以實瑪利——撒拉看見那埃及人夏甲給亞伯拉罕所生的兒子在嬉戲(廿一9)。特別強調夏甲的身份是埃及人,不能承受產業,和她的兒子的合法身份不一樣。因此夏甲和以實瑪利就被趕了出去,為難了亞伯拉罕。但這裡再一次顯出上帝對亞伯拉罕的體貼,祂對他說(12-13):「不要因這童子和你的婢女而煩惱。撒拉對你說的話,你都要聽從;因為以撒生的,才可以稱為你的後裔(seed)。至於這婢女的兒子,我也要使他成為一國,因為他也是你的後裔(seed)。」上帝不能廢棄自己的應許,但對人自作主張的作為帶來的後果處處顧念。祂也賜福以實瑪利,但應許終歸應許。
以撒一出世就活在這樣的鬥爭裡。
二、獻上為祭(廿二章)
(這經文從預表耶穌的角度來詮釋是非常普遍,也非常有意義,但這一次就從略了。)
以撒生平中第一個重要事蹟,以和他的出生一樣,也是交織在父親的心意裡,就如他的出生是交織在父母親和二媽的糾纏關係中一樣。
聖經沒有說,但大概是小童到少年期間,從他有能力替父親背柴看出,不會太小,從對答中看出仍有小童的稚氣。
這一趟摩利亞山之行,再一次面對父親的沉默,可能向來父親都不太多話說的,但這一次更為沉重了。在父親把他擺上祭壇的時候,小以撒本來的疑惑(甚至恐懼)是更甚了,(換著今天可能有人告上法庭說有兒童虐待事件了,當然我們這裡不能以今天的眼光來看待這件事,我們在詮釋聖經的時候也必須常留意這原則)。他在路途中曾問(廿二7):「 你看,火與柴都有了,可是獻燔祭用的羊羔在哪裡呢?」 亞伯拉罕的心情是予盾的,壓力是大的。
這樣的壓力來源, 至少是從上帝來的,亞伯拉罕是一味的順服,那至少在他以為是正確的原因,但合不合理就無法說了。生活中常有試煉是無法表達的,會叫人透不氣來;有時候也是不合理的。順服到一個地步,上帝說話了。以前上帝應許以撒的事,同樣的不合理,亞伯拉罕還沒有順服到底,就遷就了撒萊的意思。這一次同樣的不合理,但亞伯拉罕知道要順服到底,上帝的意思才能顯明。他沒有心軟,只能心痛。
不合理的事件,在人的順服中,可能從始至終,無法完全明白上帝奧秘的心意,但順從了,也就成就了上帝的心意。有些層面的意義,顯明在順服者的人生裡,至於超越時空的意義,那便是上帝的事了。對於超越時空的含意,亞伯拉罕和以撒當然都不曉得。我們的人生也一樣,人生事件裡超越時空的意義,也不是我們能曉得,或是去揣測的。有些事件和超越時空上帝的心意有直接關係,有些沒有,常常、大部份的時候是沒有。但意義在於過程人與上帝之間信心的來往,就很足夠了。
再回到小以撒單純的問題,的確刺痛了父親的心,作父親憑著信心回答說(廿八8): 「我兒,神自己必親自預備獻燔祭用的羊羔。」。「耶和華必預備」這話在試煉的過程還沒顯明。正如我們人生行走的時候,意義和上帝的意思還沒顯明。在這時候,我們展現了一個怎樣的生命給孩子呢?家庭教育常常來自於實際教材,孩童在家的信仰教育也是。我在家有時候也會沉默起來,但是否都為了 以撒也見證了上帝自己的預備,學習一個叫「耶和華必預備」的功課。在以後的日子裡,亞伯拉罕是否有重提這件事,好讓明白上帝的信實呢?藉此教導以撒信靠上帝。
沉默:我們當中不少人也是在這樣的父親形象中長大的。不一定都要正確的原因,不一定都有事後分解。不少的男人也都是在沉默中面對自己的家庭的,許多心理學家指出男人遇到問題的時候會鑽進自己的私人心理空間裡,可能是報紙,可能是離家外出,今天的社會可能是上網,也有的可能是煙酒和其他沉溺性的嗜好。
三、娶妻(廿四)
今天所挑到第三件大事是以散娶妻。這一件心事早在亞伯拉罕心中,早在廿二章的尾聲中,聖經記載道:「這些事以後,有人告訴亞伯拉罕說:『密迦也給你的兄弟拿鶴生了幾個兒子;長子是烏斯,他的弟弟是布斯,和亞蘭的父親基母利;還有基薛、哈瑣、必達、益拉和彼土利。(彼土利生了利百加。)』」這利百加是作者給我們透露的,但肯定亞伯拉罕心中會想到:本族本家裡必定有女子合適作兒子的媳婦的。
在忠心的老僕人的「挑選」中,選中的利百加。亞伯拉罕給僕人的吩咐是找本族本家的,把她帶回來。但他更進一步設定了一個很好的屬靈品格的標準:一個最基本的接待遠方的人,有愛心,而且能幹活。他心中作了設想,便為此禱告求上帝的引導。這一套原則雖然古老,卻沒過時。換作今天的話說:筧妻條件就是:信主、有寬大的心、有愛心、能幹(不是擺漂亮好看的花瓶)。
有趣的事,整件事,整四十歲的以撒沒插手,都是父親給他安排的(廿四67)。是否因為出於傳統,婚姻大事都是長輩安排的,還是以撒四十年來都是倍受保護的。整件事只是到尾聲,才提到利百加抵達的那一天,日近黃昏了,喜歡安靜的以撒在田間默想,「他舉目觀看,忽然看見來了些駱駝。」聖經沒說他接著有甚麼行動(廿四63),反而是利百加,同樣是「舉目觀看,看見了以撒,就下了駱駝」 (廿四64),充份表現她的主動, 並且主動的問那僕人:「在田間走來迎接我們的這人是誰?」而僕人回答說:「他是我的主人。」利百加聽見了,「就拿面紗蒙在面上」(65)。這幾個行動,用句中國人的話說,就叫知書識禮。
最後,「以撒領利百加進了他母親撒拉的帳棚,並且娶了她。利百加就作了以撒的妻子。以撒愛利百加。以撒自從他母親去世後,這才得了安慰。」透露出以撒和母親之間非常親的關係,比較黏母親。
四、讓井(廿六)
第四件事他和非利士人的王亞比米勒之間的事。 這件事也是充滿亞伯拉罕的影響。第一,亞伯拉罕曾和亞比米勒立約互不侵犯(廿一章)。到了以撒的時候,同樣是飢荒的日子,以撒下到基拉耳去,結果在那裡的頭一件事就是當人問起利百加是誰的時候,他同樣像他父親一樣答一個摸擬兩可的話:「她是我的妹妹。」說真的,她是他的姪女。
話說當時在非利士人的地方,還有他父親留下的井,結果都被非利士人塞住了。以撒命僕人重新挖掘這些井。結果雙方爭鬧起來,前後三次,以撒真是煩死了,就給第一個井取名叫埃色(因為他們與他相爭),第二個又是如此,他取名叫它作西提拿,他一次又一次的退讓離開,往別處開井,第三次,對方不再來搶了,於是以撒說:「現在耶和華給我們寬闊的地方,我們必在這裡繁盛起來了。」
可能以撒從小就經歷家裡的爭奪,故此非常不愛爭奪。然而,他這種一讓再讓的個性,可能不是一種我們所想像的謙讓的美德,但即使如此,就算是這種一讓再讓的人生,上帝也眷顧他,他真體驗上帝了的賜福和豐盛了。
五、祝福(廿七)
最後一個我們一起來看的以撒生平事蹟是他給兩個兒子的祝福。
話說以撒的個性是安靜(可能有點父親的影子在他身上),不愛爭鬧,對於攻於心計或太主動的爭取,可能都不善長,甚至有點反感。很自然的,大兒子以掃的個性直接,讓他可以信任。
然而,甚至都年老、老眼昏花的時候,還是逃不過這一劫:他的小兒子雅各,在寵愛他的媽媽利百加的鼓勵下,騙了父親的祝福。先不說他兩個兒子,但從他的祝福中,看見舊約族長時代的一樣原則,祝福出去了的,就收不回來了。現代人我們從語言就是權力language is power的說法,可以理解語言所能帶來的咒祖和祝福的力量。或許也是一個啟示吧!我們的生命和語言能給孩子帶來祝福,也可以帶來咒詛;同樣的,我們的語言對周圍的人,也可以帶來這樣的效果。
我們甚至看見,以撒這祝福的模式,可能無形中也影響了雅各晚年給十二個兒子的祝福,不過那是後話了。
問題討論:
一、回想你出生和童年,是愉快的,還是像以撒一樣,活在大人的人事糾紛中?還是大人似乎都有一些密秘和舊帳,以至家裡充滿不和睦。(有些組員可能家庭裡都充滿愛和溫馨,這時候讓有這方面互面經歷的組員分享,然後才讓另一方回應)。
二、你的父親是沉默的?還是常常主動和你交談、充滿關愛?如果是前者,你了解為甚麼嗎?有甚麼你可以為他做的嗎?如果是後者,他的主動如何幫助你成長?
三、你覺得你父親的沉默對你有甚麼影響?(如果你父親不是如此,你的母親呢?或說你父或母親偶爾有非常沉默的時刻,你的感受如何?)
四、請嘗試重述講員透過以撒僕人替他物色對象所列出的條件。你認為這些條件適合應用在你身上嗎?請解釋。(姊妹也可以從姊妹的立場表達擇偶對象,或透過利百加的角度分享利百家加可能有的感受,以及你欣賞她之處。)
五、人在江湖,不論在學校或在職場裡,能一讓再讓嗎?上帝會為我們開出路嗎?你的個性是天生(可能後天造成)不愛爭競(像以撒一樣),是該發言表達的時候,卻一味退讓沉默?還是因對上帝的信靠,學會上帝的供應以及能為你開路?
六、語言如何反映你的生命呢?你相信語言就是力量嗎?你的言語是帶來咒詛還是祝福?
黃厚基 預備
二零零七年五月十一日
以撒的人生都在其他人的影子裡頭:在父母亞伯拉罕、撒拉和夏甲的情情怨怨中,在父親與上帝的關係中,在妻子利百加的影響中,在兒子的鬥爭中,真正能反映他自己生命特質的要數廿六章中讓井的故事;即使在讓井的一事裡,還是叫人想起他父親亞伯拉罕,不過叫人欣慰的是:至少這是個好的影響。
以下就讓我們以五個重點,或以撒生平的五件大事,透過認識他來學習聖經的信息。(有部電影叫Five People You Meet In Heaven《在天堂遇見的五個人》,有看過嗎?)
一、出生在鬥爭裡:撒拉的建議.人意的摻雜
(十六、十七和廿一章)( 加四21-31)
亞伯蘭(還沒有改名了亞伯拉罕)領受應許後(十五6:「亞伯蘭信耶和華,耶和華就以此算為他的義了」),馬上出現一個實際的考驗。因為多年來撒萊並沒有生育,於是撒萊便出張把婢女夏甲給他作妾。結果,夏甲有了身孕後,就輕看撒萊,撒萊也不甘示弱,反過來虐待夏甲;孩子還沒有出世,紛爭就開始,是嫉妒和權力的鬥爭。鬥爭中,應許之子還沒有出現,亞伯拉罕年八十六歲時,得了以實瑪利。
過了十三年,上帝再向他顯現,與他立約,重提應許之事,但亞伯拉罕大概已把以實瑪利當著是上帝所賜的了,因他說:「願以實瑪利能在你面前活著。」上帝給他的回應充滿寬大,祂說(十七20-21):「至於以實瑪利,我也應允你。看哪,我已經賜福給他;我必使他昌盛,子孫極其眾多;他必生十二個族長;我也必使他成為大國。但我的約是要和以撒堅立的。這以撒,就是明年這時候,撒拉要為你生的。」可見以實瑪利不算。
耶和華說的這番話,向來自作主張又小心眼的撒萊是不放在心上的,她聽了耶和華的應許後,只覺得好笑。
然而,不到一年,她終於生下了以撒,她的暗笑變成了歡笑,說:「神使我歡笑,凡聽見的,也必為我歡笑。」以撒——原文就是「願神以微笑對著孩子」的意思,其字根就是「笑」。稍微細心的讀者馬上會想到當耶和華應許亞伯拉罕必會賜給他一個孩子的時候,撒拉聽見「暗笑」(十八12-15)的事。
以撒就在他母親的歡笑聲中來到他父親亞伯拉罕的家中。
可是,她母親給他的不止歡笑,而且是一個不公和嫉妒鬥爭的成人世界。他還小的時候,大他十四年同父異母的哥哥一起嬉戲,這單純的兄弟情在小心眼的撒拉眼中卻不是如此,她沒為兄弟情感到欣慰,反而告到丈夫那裡去說:「把這婢女和她的兒子趕出去,因為這婢女的兒子不能和我的兒子以撒一同承受產業(廿一10)。」聖經作者還透過她的眼光如此描述夏甲和以實瑪利——撒拉看見那埃及人夏甲給亞伯拉罕所生的兒子在嬉戲(廿一9)。特別強調夏甲的身份是埃及人,不能承受產業,和她的兒子的合法身份不一樣。因此夏甲和以實瑪利就被趕了出去,為難了亞伯拉罕。但這裡再一次顯出上帝對亞伯拉罕的體貼,祂對他說(12-13):「不要因這童子和你的婢女而煩惱。撒拉對你說的話,你都要聽從;因為以撒生的,才可以稱為你的後裔(seed)。至於這婢女的兒子,我也要使他成為一國,因為他也是你的後裔(seed)。」上帝不能廢棄自己的應許,但對人自作主張的作為帶來的後果處處顧念。祂也賜福以實瑪利,但應許終歸應許。
以撒一出世就活在這樣的鬥爭裡。
二、獻上為祭(廿二章)
(這經文從預表耶穌的角度來詮釋是非常普遍,也非常有意義,但這一次就從略了。)
以撒生平中第一個重要事蹟,以和他的出生一樣,也是交織在父親的心意裡,就如他的出生是交織在父母親和二媽的糾纏關係中一樣。
聖經沒有說,但大概是小童到少年期間,從他有能力替父親背柴看出,不會太小,從對答中看出仍有小童的稚氣。
這一趟摩利亞山之行,再一次面對父親的沉默,可能向來父親都不太多話說的,但這一次更為沉重了。在父親把他擺上祭壇的時候,小以撒本來的疑惑(甚至恐懼)是更甚了,(換著今天可能有人告上法庭說有兒童虐待事件了,當然我們這裡不能以今天的眼光來看待這件事,我們在詮釋聖經的時候也必須常留意這原則)。他在路途中曾問(廿二7):「 你看,火與柴都有了,可是獻燔祭用的羊羔在哪裡呢?」 亞伯拉罕的心情是予盾的,壓力是大的。
這樣的壓力來源, 至少是從上帝來的,亞伯拉罕是一味的順服,那至少在他以為是正確的原因,但合不合理就無法說了。生活中常有試煉是無法表達的,會叫人透不氣來;有時候也是不合理的。順服到一個地步,上帝說話了。以前上帝應許以撒的事,同樣的不合理,亞伯拉罕還沒有順服到底,就遷就了撒萊的意思。這一次同樣的不合理,但亞伯拉罕知道要順服到底,上帝的意思才能顯明。他沒有心軟,只能心痛。
不合理的事件,在人的順服中,可能從始至終,無法完全明白上帝奧秘的心意,但順從了,也就成就了上帝的心意。有些層面的意義,顯明在順服者的人生裡,至於超越時空的意義,那便是上帝的事了。對於超越時空的含意,亞伯拉罕和以撒當然都不曉得。我們的人生也一樣,人生事件裡超越時空的意義,也不是我們能曉得,或是去揣測的。有些事件和超越時空上帝的心意有直接關係,有些沒有,常常、大部份的時候是沒有。但意義在於過程人與上帝之間信心的來往,就很足夠了。
再回到小以撒單純的問題,的確刺痛了父親的心,作父親憑著信心回答說(廿八8): 「我兒,神自己必親自預備獻燔祭用的羊羔。」。「耶和華必預備」這話在試煉的過程還沒顯明。正如我們人生行走的時候,意義和上帝的意思還沒顯明。在這時候,我們展現了一個怎樣的生命給孩子呢?家庭教育常常來自於實際教材,孩童在家的信仰教育也是。我在家有時候也會沉默起來,但是否都為了 以撒也見證了上帝自己的預備,學習一個叫「耶和華必預備」的功課。在以後的日子裡,亞伯拉罕是否有重提這件事,好讓明白上帝的信實呢?藉此教導以撒信靠上帝。
沉默:我們當中不少人也是在這樣的父親形象中長大的。不一定都要正確的原因,不一定都有事後分解。不少的男人也都是在沉默中面對自己的家庭的,許多心理學家指出男人遇到問題的時候會鑽進自己的私人心理空間裡,可能是報紙,可能是離家外出,今天的社會可能是上網,也有的可能是煙酒和其他沉溺性的嗜好。
三、娶妻(廿四)
今天所挑到第三件大事是以散娶妻。這一件心事早在亞伯拉罕心中,早在廿二章的尾聲中,聖經記載道:「這些事以後,有人告訴亞伯拉罕說:『密迦也給你的兄弟拿鶴生了幾個兒子;長子是烏斯,他的弟弟是布斯,和亞蘭的父親基母利;還有基薛、哈瑣、必達、益拉和彼土利。(彼土利生了利百加。)』」這利百加是作者給我們透露的,但肯定亞伯拉罕心中會想到:本族本家裡必定有女子合適作兒子的媳婦的。
在忠心的老僕人的「挑選」中,選中的利百加。亞伯拉罕給僕人的吩咐是找本族本家的,把她帶回來。但他更進一步設定了一個很好的屬靈品格的標準:一個最基本的接待遠方的人,有愛心,而且能幹活。他心中作了設想,便為此禱告求上帝的引導。這一套原則雖然古老,卻沒過時。換作今天的話說:筧妻條件就是:信主、有寬大的心、有愛心、能幹(不是擺漂亮好看的花瓶)。
有趣的事,整件事,整四十歲的以撒沒插手,都是父親給他安排的(廿四67)。是否因為出於傳統,婚姻大事都是長輩安排的,還是以撒四十年來都是倍受保護的。整件事只是到尾聲,才提到利百加抵達的那一天,日近黃昏了,喜歡安靜的以撒在田間默想,「他舉目觀看,忽然看見來了些駱駝。」聖經沒說他接著有甚麼行動(廿四63),反而是利百加,同樣是「舉目觀看,看見了以撒,就下了駱駝」 (廿四64),充份表現她的主動, 並且主動的問那僕人:「在田間走來迎接我們的這人是誰?」而僕人回答說:「他是我的主人。」利百加聽見了,「就拿面紗蒙在面上」(65)。這幾個行動,用句中國人的話說,就叫知書識禮。
最後,「以撒領利百加進了他母親撒拉的帳棚,並且娶了她。利百加就作了以撒的妻子。以撒愛利百加。以撒自從他母親去世後,這才得了安慰。」透露出以撒和母親之間非常親的關係,比較黏母親。
四、讓井(廿六)
第四件事他和非利士人的王亞比米勒之間的事。 這件事也是充滿亞伯拉罕的影響。第一,亞伯拉罕曾和亞比米勒立約互不侵犯(廿一章)。到了以撒的時候,同樣是飢荒的日子,以撒下到基拉耳去,結果在那裡的頭一件事就是當人問起利百加是誰的時候,他同樣像他父親一樣答一個摸擬兩可的話:「她是我的妹妹。」說真的,她是他的姪女。
話說當時在非利士人的地方,還有他父親留下的井,結果都被非利士人塞住了。以撒命僕人重新挖掘這些井。結果雙方爭鬧起來,前後三次,以撒真是煩死了,就給第一個井取名叫埃色(因為他們與他相爭),第二個又是如此,他取名叫它作西提拿,他一次又一次的退讓離開,往別處開井,第三次,對方不再來搶了,於是以撒說:「現在耶和華給我們寬闊的地方,我們必在這裡繁盛起來了。」
可能以撒從小就經歷家裡的爭奪,故此非常不愛爭奪。然而,他這種一讓再讓的個性,可能不是一種我們所想像的謙讓的美德,但即使如此,就算是這種一讓再讓的人生,上帝也眷顧他,他真體驗上帝了的賜福和豐盛了。
五、祝福(廿七)
最後一個我們一起來看的以撒生平事蹟是他給兩個兒子的祝福。
話說以撒的個性是安靜(可能有點父親的影子在他身上),不愛爭鬧,對於攻於心計或太主動的爭取,可能都不善長,甚至有點反感。很自然的,大兒子以掃的個性直接,讓他可以信任。
然而,甚至都年老、老眼昏花的時候,還是逃不過這一劫:他的小兒子雅各,在寵愛他的媽媽利百加的鼓勵下,騙了父親的祝福。先不說他兩個兒子,但從他的祝福中,看見舊約族長時代的一樣原則,祝福出去了的,就收不回來了。現代人我們從語言就是權力language is power的說法,可以理解語言所能帶來的咒祖和祝福的力量。或許也是一個啟示吧!我們的生命和語言能給孩子帶來祝福,也可以帶來咒詛;同樣的,我們的語言對周圍的人,也可以帶來這樣的效果。
我們甚至看見,以撒這祝福的模式,可能無形中也影響了雅各晚年給十二個兒子的祝福,不過那是後話了。
問題討論:
一、回想你出生和童年,是愉快的,還是像以撒一樣,活在大人的人事糾紛中?還是大人似乎都有一些密秘和舊帳,以至家裡充滿不和睦。(有些組員可能家庭裡都充滿愛和溫馨,這時候讓有這方面互面經歷的組員分享,然後才讓另一方回應)。
二、你的父親是沉默的?還是常常主動和你交談、充滿關愛?如果是前者,你了解為甚麼嗎?有甚麼你可以為他做的嗎?如果是後者,他的主動如何幫助你成長?
三、你覺得你父親的沉默對你有甚麼影響?(如果你父親不是如此,你的母親呢?或說你父或母親偶爾有非常沉默的時刻,你的感受如何?)
四、請嘗試重述講員透過以撒僕人替他物色對象所列出的條件。你認為這些條件適合應用在你身上嗎?請解釋。(姊妹也可以從姊妹的立場表達擇偶對象,或透過利百加的角度分享利百家加可能有的感受,以及你欣賞她之處。)
五、人在江湖,不論在學校或在職場裡,能一讓再讓嗎?上帝會為我們開出路嗎?你的個性是天生(可能後天造成)不愛爭競(像以撒一樣),是該發言表達的時候,卻一味退讓沉默?還是因對上帝的信靠,學會上帝的供應以及能為你開路?
六、語言如何反映你的生命呢?你相信語言就是力量嗎?你的言語是帶來咒詛還是祝福?
挪亞
與上帝同行挪亞
黃厚基預備
*本文經文一律用聖經新譯本*
創世紀屬於上古史者包括創世紀第一至十一章裡,有關挪亞的事蹟亦在這範圍裡頭。讀上古史有不少難題:創世的問題、年代問題、人在世的年歲問題,這都不是簡單的問題,學者們有不少的討論。我的建議是先按字義理解,聖經怎麼說,就怎麼認知。以下謹列出大家可能會問的問題:
一、創世記第一章第一節:起初上帝創造天地,地是空虛混沌,淵面黑暗。這是說,上帝在造天地的時候,已有個空虛的「物質」,還是「空無」,這不但牽涉原文,還牽涉神學。基督教神學裡有個說法叫「上帝從無造有」(creatio ex nihilo),乍看之下,馬上會得出一個結論:上帝從無—即甚麼都沒有—造出世界萬物。這神學真正的含意是:上帝是全能的,祂是生命的主宰,祂雖有情,卻不依賴萬物而存在(non-contingency)。
二、第一章裡一日的問題,一日是否等於廿四小時的一日。
三、連帶性的另一個難題是:人怎能活到九百多歲。如果我們不以今天的現象先入為主的理解,可以反問自己:為甚麼不能活到九百多歲?
四、第六章二節所提到的上帝的眾子,有人說是天使(猶太傳統),有人說是塞特(如奧古士丁)的後裔。
五、第六章四節所說:「在那些日子,有巨人在地上;上帝的兒子和人的女子結合,就生了上古英武有名的人物。」
六、方舟如何載那麼多的動物?
七、挪亞怎麼可能找到那麼多種類的動物?
這等等都不是我今天可以和大家討論的,簡單而言,大家要記得,創世紀的敘述方式與今天有一段距離。
有了這個基本前題,我們來認識挪亞這個人,然後看可以從他學到甚麼。
挪亞的時代
挪亞和我們一樣,活在時代裡。聖經形容那時的人罪惡很大,「耶和華看見人在地上的罪惡很大,終日心裡思念的,盡都是邪惡的」(第五節),又說 「當時,世界在神面前敗壞了,地上滿了強暴」(第十一節),「神觀看大地,看見世界已經敗壞了;全人類在地上所行的都是敗壞的」(十二節)。即使在八章廿一節提到耶和華喜悅挪亞獻的燔祭的經文中,在描述耶和華的心情時,作者還要附注:「因為人從小時開始心中所想的都是邪惡的」。
有些人以為人類只要有足夠的時間,就可以進化得更有道德,但歷史證明不是如此。即使在中國歷史上,上古史已記載生為天子的皇帝如夏桀、商紂,都罪惡滿盈。
此處一說到「人」,人終日所想的盡都是惡。二說到「世界」,都敗壞了。我們後面會看到上帝不但和人立約,也和一切有生命的活物立約,再到羅馬書提到萬物都歎息等候得贖的日子。
人的思想是罪惡的發源之處,詩篇說人心裡怎麼思念,就怎麼行。雅各書說:「私慾即懷了胎,就生出罪來。」
我的體驗是,試探來臨時,總是先在你的心思意念裡攻陷了城池,當它佔據了重要「領土」時,就好像一股的力量,要把你往下來,往下陷。
試探來臨時,第一要禱告求耶穌救你脫離,第二要逃。
上帝的反應
笫六和七節說:「於是,耶和華後悔造人在地上,心中憂傷。耶和華說:『我要把我創造的人,從地上消滅;無論是人或牲畜,是昆蟲或是天空的飛鳥,我都要消滅,因為我後悔造了他們。』」英文NIV聖經用grieve和feel pain來形容上帝的心情,這讓我們想到新約聖經說:不要叫聖靈擔憂。
有人說,上帝既是全知全能,如何能後悔呢?西方有一套的神學理論(古典有神論classical theism)基於上帝是不改變的說法,推論上帝的apathy,即相當於情感不受任何事物的影響,幾近於無動於衷;或是impassibility,即上帝不會有痛苦。這些觀念都和上帝憂傷、後悔不能協調。
故此我們在此不必從哲學的角度談上帝的憂傷和後悔之可能或不可能,就好比單從哲學的角度談愛,也只能抽象的談,對體驗愛沒有幫助。對愛的分析和解釋是在理驗之後,而不是體解之前。故此,上帝的憂傷要從關係的角度來體驗和理解,因為上帝是有情的上帝。
總而言之,人的罪傷了上帝的心,叫祂失望極了,寧願從來沒有造過人。所以祂「對挪亞說:『在我面前全人類的盡頭已經來到,因為地上由於他們的緣故滿了強暴。看哪,我要把他們和世界一起毀滅(十三節)。』」又說 「看哪,我要使洪水臨到地上,消滅天下的生物,就是有生氣的活物;在地上的都必定要死(十七節)。」
這裡可以再留意一點就是在第三節提到「耶和華說:『人既然是屬肉體的,我的靈就不永遠住在他裡面,但他的日子還有一百二十年。』」上帝的靈代表生命,創世紀第二章七節說:「耶和華…把生氣吹進他的鼻孔裡,那人就成了有生命的活人。」
挪亞的為人
聖經形容「挪亞是個義人,是當時一個完全人。挪亞和神同行」(六章九節) 。七章一節說:「耶和華對挪亞說:『你和你全家都要進入方舟,因為在這世代中,我見只有你在我面前是個義人。 』」有關其他的資料,我們所知很少,只知道他和太太有三個兒子,三個媳婦,正如中文字「船」拆開來就是一「舟」上有「八口」,正是方舟裡有挪亞一家八口。中國有洪水的傳說,有船字奇妙的印證,是否和挪亞有直接關係,有人作如此推測。希望有更多的考古資料可以給我們更清晰的圖畫。
總而言之,聖經只告訴我們挪亞是個義人,連怎麼定義義人也不是太多的描述,或許只透露了三點:一、他是完全人,二、他與神同行,三、上帝吩咐他的,他都照樣行(六22b)。七章五節也說:「挪亞就照著耶和華吩咐他的一切作了。」
順服上帝是義的指標。約翰福音說:「愛我的必遵守我的誡命。」有首聖詩說:「信而順服」。舊約先知彌迦試載「行公義、好憐憫」(六8)所反映上帝對人的心意。雅各書「不要單單聽道」,「也要行道」,也是這個道理。這與因信受稱的教導是一致的。信是信靠、忠誠之意,英文說“faithful to our Lord” 或“to have faith in our Lord”也是同樣的道理。忠誠者是不變節的,忠誠者是效忠的,是不背叛的;即是遵守主的道。正如加拉太書二章十五節說「因信耶穌基督而來的」原文是διά/εκ πίστεωσ Ιησού Χριστού, 英文可以譯為“through faith in Jesus Christ”或 ‘through Jesus Christ’s faithfulness’ (另外再看加3:22; 羅3:22)。若從後者, πίστεωσ一詞重點不在於信(faith),而是在於忠誠之義行之意(faithful)。
我們若如此生活,也必如挪亞一樣在上帝面前蒙恩。六章八節說:「只有挪亞在耶和華眼前蒙恩。」
挪亞在一個敗壞的世代裡,但他在討神喜悅,與上帝同行,在上帝面對蒙恩,我們也該效法他。我們今天活在甚麼世代中呢?
一、他是完全人,
二、他與神同行,
三、上帝吩咐他的,他都照樣行(六22b)
上帝的立約
挪亞的故事重點不單在挪亞,更是在上帝。如果聖經只讓我我們看見上帝憂傷,的確使我們體會上帝對罪的感受,但還不能完全讓我們明白上帝的憐憫的恩慈。這是上帝愛的故事。是上帝主動行事施愛的故事。六章五節說「耶和華看見人在地上的罪惡很大」,是的,「耶和華看見」;同樣的,六章十八節提到上帝對挪亞說:「我要和你立約。」是耶和華主動的說:「我要和你立約」。我們知道因為挪亞在上帝面對蒙恩,所以上帝顧念他(八1)(和所有與他一同在方舟裡的走獸和牲畜)。人在上帝面前如何生活,上帝必顧念。九章一節說:「上帝給挪亞和他的兒子祝福。」都是上帝主動的作為。
一、重點在上帝
二、是上帝主動行事施愛的故事
三、是上帝主動的作為
四、挪亞在上帝面對蒙恩,所以上帝顧念他
再看經文九章八至十七節提到約的內容。
九章8 神告訴挪亞和與他在一起的兒子說: 9 “看哪,我現在與你們和你們的後裔立約, 10 並且與所有跟你們在一起有生命的活物立約,包括飛鳥、牲畜和所有地上的走獸,就是與從方舟裡出來的立約。 11 我要與你們立約:凡有生命的必不再被洪水除滅,再沒有洪水來毀滅大地了。” 12 神說:“這就是我與你們,與一切跟你們同在有生命的活物所立之約的記號,直到萬代; 13 我把天虹放在雲彩中,作我與大地立約的記號。 14 我使雲彩遮蓋大地時,天虹出現雲彩中, 15 我就記念我與你們和一切有生命的活物所立的約:水不再成為洪水,來毀滅凡有生命的。 16 天虹在雲彩中出現,我看見了就記念我與地上一切有生命的活物,所立的永約。” 17 神對挪亞說:“這就是我與地上凡有生命的立約的記號。”
經文提到:
一、上帝與挪亞一家立約
二、上帝與有生命的活物立約
三、有生命的不再被洪水除滅
四、再沒有洪水堅毀滅大地
五、以彩虹為約的記號
六、上帝記念他的約
生命和生態關係的改變
在上帝的洪水的刑罰之後,有一些生命和生態的關係改變了。對比創世紀一章廿九和三十節說:「神說:『看哪!我把全地上結種子的各樣蔬菜,和一切果樹上有種子的果子,都賜給你們作食物。至於地上的各種野獸,空中的各種飛鳥,和地上爬行有生命的各種活物,我把一切青草蔬菜賜給牠們作食物。』事就這樣成了。」當時連動物都吃青草菜蔬,但在洪水之後,我們看以下經文:
1 上帝給挪亞和他的兒子祝福,對他們說:“你們要繁殖增多,充滿大地。 2 地上各樣的走獸,空中各樣的飛鳥,甚至地上各樣爬行的動物,和海裡各樣的魚類,都要對你們驚恐懼怕;這一切都已經交在你們手裡了。 3 所有活著的動物都可以作你們的食物,我把這一切都賜給你們,好像我把青菜賜給了你們一樣。 4 唯獨帶著生命的肉,就是帶著血的肉,你們卻不可吃。 5 流你們的血、害你們生命的,我必向他們追償;無論是走獸或人類,甚至各人自己的兄弟,我必要他償命。 6 流人血的,人也必流他的血;因為 神造人,是按著他自己
的形象。 7 你們要繁殖增多;要在地上滋生、增多。
人吃肉(只是不可吃帶血的肉),血債血還,以命償命。
人感恩.神喜悅
洪水過後,挪亞給耶和華築了一座祭壇,拿各樣潔淨的牲畜和飛禽,獻在祭壇上作為燔祭(八20)。獻燔祭是把主權再次交給主的表現,也是承認一切都屬乎主的表現。這就是敬拜。當挪亞獻上燔祭以後,聖經說:「耶和華聞了那馨香的氣味,就心裡說:『我必不再因人的緣故咒詛這地(因為人從小時開始心中所想的都是邪惡的);我也必不再照著我作過的,擊殺各樣的活物』(八21)。」
人要及時感恩,及時捥回神的心,耶穌基督作我們與人中間的捥回祭,提醒我們:人得罪上帝以後,要悔改,帶著感恩(一個蒙恩人)捥回上帝的心。就像我們得罪了人、傷害了人,要認罪賠罪捥回關係,捥回人的心。
問題討論和分享:
一、聖經裡形容摩西時代人的罪惡很大(六3, 5-6, 11-13)。你覺得今天的世代邪惡嗎?請分享你所見到的邪惡現象。
二、耶和華看見了人的罪惡,心中憂傷(六5-6)。你覺得今天上帝看見這世界,會同樣憂傷嗎?
三、你自己有沒有經歷過「終日所思的盡都是惡」呢?你覺得上帝對你充滿忿怒還是充滿憂傷?
四、聖經形容挪亞是個怎樣的人(六9)?上帝怎樣形容他(七1)?你我可以如何效法他?
五、從挪亞與神同行、順服神的榜樣,你如何明白信心與行為的關係?
六、在上帝與人立約的信息裡,你覺得上帝常常是主動採取行動和作為,對你有甚麼深層的意義呢?
七、可以請你分享人的罪和生態和人與人的關係有何關係呢?
八、你覺得自己在生命中如何實踐和更體會感恩祭和捥回祭的教導?
黃厚基預備
*本文經文一律用聖經新譯本*
創世紀屬於上古史者包括創世紀第一至十一章裡,有關挪亞的事蹟亦在這範圍裡頭。讀上古史有不少難題:創世的問題、年代問題、人在世的年歲問題,這都不是簡單的問題,學者們有不少的討論。我的建議是先按字義理解,聖經怎麼說,就怎麼認知。以下謹列出大家可能會問的問題:
一、創世記第一章第一節:起初上帝創造天地,地是空虛混沌,淵面黑暗。這是說,上帝在造天地的時候,已有個空虛的「物質」,還是「空無」,這不但牽涉原文,還牽涉神學。基督教神學裡有個說法叫「上帝從無造有」(creatio ex nihilo),乍看之下,馬上會得出一個結論:上帝從無—即甚麼都沒有—造出世界萬物。這神學真正的含意是:上帝是全能的,祂是生命的主宰,祂雖有情,卻不依賴萬物而存在(non-contingency)。
二、第一章裡一日的問題,一日是否等於廿四小時的一日。
三、連帶性的另一個難題是:人怎能活到九百多歲。如果我們不以今天的現象先入為主的理解,可以反問自己:為甚麼不能活到九百多歲?
四、第六章二節所提到的上帝的眾子,有人說是天使(猶太傳統),有人說是塞特(如奧古士丁)的後裔。
五、第六章四節所說:「在那些日子,有巨人在地上;上帝的兒子和人的女子結合,就生了上古英武有名的人物。」
六、方舟如何載那麼多的動物?
七、挪亞怎麼可能找到那麼多種類的動物?
這等等都不是我今天可以和大家討論的,簡單而言,大家要記得,創世紀的敘述方式與今天有一段距離。
有了這個基本前題,我們來認識挪亞這個人,然後看可以從他學到甚麼。
挪亞的時代
挪亞和我們一樣,活在時代裡。聖經形容那時的人罪惡很大,「耶和華看見人在地上的罪惡很大,終日心裡思念的,盡都是邪惡的」(第五節),又說 「當時,世界在神面前敗壞了,地上滿了強暴」(第十一節),「神觀看大地,看見世界已經敗壞了;全人類在地上所行的都是敗壞的」(十二節)。即使在八章廿一節提到耶和華喜悅挪亞獻的燔祭的經文中,在描述耶和華的心情時,作者還要附注:「因為人從小時開始心中所想的都是邪惡的」。
有些人以為人類只要有足夠的時間,就可以進化得更有道德,但歷史證明不是如此。即使在中國歷史上,上古史已記載生為天子的皇帝如夏桀、商紂,都罪惡滿盈。
此處一說到「人」,人終日所想的盡都是惡。二說到「世界」,都敗壞了。我們後面會看到上帝不但和人立約,也和一切有生命的活物立約,再到羅馬書提到萬物都歎息等候得贖的日子。
人的思想是罪惡的發源之處,詩篇說人心裡怎麼思念,就怎麼行。雅各書說:「私慾即懷了胎,就生出罪來。」
我的體驗是,試探來臨時,總是先在你的心思意念裡攻陷了城池,當它佔據了重要「領土」時,就好像一股的力量,要把你往下來,往下陷。
試探來臨時,第一要禱告求耶穌救你脫離,第二要逃。
上帝的反應
笫六和七節說:「於是,耶和華後悔造人在地上,心中憂傷。耶和華說:『我要把我創造的人,從地上消滅;無論是人或牲畜,是昆蟲或是天空的飛鳥,我都要消滅,因為我後悔造了他們。』」英文NIV聖經用grieve和feel pain來形容上帝的心情,這讓我們想到新約聖經說:不要叫聖靈擔憂。
有人說,上帝既是全知全能,如何能後悔呢?西方有一套的神學理論(古典有神論classical theism)基於上帝是不改變的說法,推論上帝的apathy,即相當於情感不受任何事物的影響,幾近於無動於衷;或是impassibility,即上帝不會有痛苦。這些觀念都和上帝憂傷、後悔不能協調。
故此我們在此不必從哲學的角度談上帝的憂傷和後悔之可能或不可能,就好比單從哲學的角度談愛,也只能抽象的談,對體驗愛沒有幫助。對愛的分析和解釋是在理驗之後,而不是體解之前。故此,上帝的憂傷要從關係的角度來體驗和理解,因為上帝是有情的上帝。
總而言之,人的罪傷了上帝的心,叫祂失望極了,寧願從來沒有造過人。所以祂「對挪亞說:『在我面前全人類的盡頭已經來到,因為地上由於他們的緣故滿了強暴。看哪,我要把他們和世界一起毀滅(十三節)。』」又說 「看哪,我要使洪水臨到地上,消滅天下的生物,就是有生氣的活物;在地上的都必定要死(十七節)。」
這裡可以再留意一點就是在第三節提到「耶和華說:『人既然是屬肉體的,我的靈就不永遠住在他裡面,但他的日子還有一百二十年。』」上帝的靈代表生命,創世紀第二章七節說:「耶和華…把生氣吹進他的鼻孔裡,那人就成了有生命的活人。」
挪亞的為人
聖經形容「挪亞是個義人,是當時一個完全人。挪亞和神同行」(六章九節) 。七章一節說:「耶和華對挪亞說:『你和你全家都要進入方舟,因為在這世代中,我見只有你在我面前是個義人。 』」有關其他的資料,我們所知很少,只知道他和太太有三個兒子,三個媳婦,正如中文字「船」拆開來就是一「舟」上有「八口」,正是方舟裡有挪亞一家八口。中國有洪水的傳說,有船字奇妙的印證,是否和挪亞有直接關係,有人作如此推測。希望有更多的考古資料可以給我們更清晰的圖畫。
總而言之,聖經只告訴我們挪亞是個義人,連怎麼定義義人也不是太多的描述,或許只透露了三點:一、他是完全人,二、他與神同行,三、上帝吩咐他的,他都照樣行(六22b)。七章五節也說:「挪亞就照著耶和華吩咐他的一切作了。」
順服上帝是義的指標。約翰福音說:「愛我的必遵守我的誡命。」有首聖詩說:「信而順服」。舊約先知彌迦試載「行公義、好憐憫」(六8)所反映上帝對人的心意。雅各書「不要單單聽道」,「也要行道」,也是這個道理。這與因信受稱的教導是一致的。信是信靠、忠誠之意,英文說“faithful to our Lord” 或“to have faith in our Lord”也是同樣的道理。忠誠者是不變節的,忠誠者是效忠的,是不背叛的;即是遵守主的道。正如加拉太書二章十五節說「因信耶穌基督而來的」原文是διά/εκ πίστεωσ Ιησού Χριστού, 英文可以譯為“through faith in Jesus Christ”或 ‘through Jesus Christ’s faithfulness’ (另外再看加3:22; 羅3:22)。若從後者, πίστεωσ一詞重點不在於信(faith),而是在於忠誠之義行之意(faithful)。
我們若如此生活,也必如挪亞一樣在上帝面前蒙恩。六章八節說:「只有挪亞在耶和華眼前蒙恩。」
挪亞在一個敗壞的世代裡,但他在討神喜悅,與上帝同行,在上帝面對蒙恩,我們也該效法他。我們今天活在甚麼世代中呢?
一、他是完全人,
二、他與神同行,
三、上帝吩咐他的,他都照樣行(六22b)
上帝的立約
挪亞的故事重點不單在挪亞,更是在上帝。如果聖經只讓我我們看見上帝憂傷,的確使我們體會上帝對罪的感受,但還不能完全讓我們明白上帝的憐憫的恩慈。這是上帝愛的故事。是上帝主動行事施愛的故事。六章五節說「耶和華看見人在地上的罪惡很大」,是的,「耶和華看見」;同樣的,六章十八節提到上帝對挪亞說:「我要和你立約。」是耶和華主動的說:「我要和你立約」。我們知道因為挪亞在上帝面對蒙恩,所以上帝顧念他(八1)(和所有與他一同在方舟裡的走獸和牲畜)。人在上帝面前如何生活,上帝必顧念。九章一節說:「上帝給挪亞和他的兒子祝福。」都是上帝主動的作為。
一、重點在上帝
二、是上帝主動行事施愛的故事
三、是上帝主動的作為
四、挪亞在上帝面對蒙恩,所以上帝顧念他
再看經文九章八至十七節提到約的內容。
九章8 神告訴挪亞和與他在一起的兒子說: 9 “看哪,我現在與你們和你們的後裔立約, 10 並且與所有跟你們在一起有生命的活物立約,包括飛鳥、牲畜和所有地上的走獸,就是與從方舟裡出來的立約。 11 我要與你們立約:凡有生命的必不再被洪水除滅,再沒有洪水來毀滅大地了。” 12 神說:“這就是我與你們,與一切跟你們同在有生命的活物所立之約的記號,直到萬代; 13 我把天虹放在雲彩中,作我與大地立約的記號。 14 我使雲彩遮蓋大地時,天虹出現雲彩中, 15 我就記念我與你們和一切有生命的活物所立的約:水不再成為洪水,來毀滅凡有生命的。 16 天虹在雲彩中出現,我看見了就記念我與地上一切有生命的活物,所立的永約。” 17 神對挪亞說:“這就是我與地上凡有生命的立約的記號。”
經文提到:
一、上帝與挪亞一家立約
二、上帝與有生命的活物立約
三、有生命的不再被洪水除滅
四、再沒有洪水堅毀滅大地
五、以彩虹為約的記號
六、上帝記念他的約
生命和生態關係的改變
在上帝的洪水的刑罰之後,有一些生命和生態的關係改變了。對比創世紀一章廿九和三十節說:「神說:『看哪!我把全地上結種子的各樣蔬菜,和一切果樹上有種子的果子,都賜給你們作食物。至於地上的各種野獸,空中的各種飛鳥,和地上爬行有生命的各種活物,我把一切青草蔬菜賜給牠們作食物。』事就這樣成了。」當時連動物都吃青草菜蔬,但在洪水之後,我們看以下經文:
1 上帝給挪亞和他的兒子祝福,對他們說:“你們要繁殖增多,充滿大地。 2 地上各樣的走獸,空中各樣的飛鳥,甚至地上各樣爬行的動物,和海裡各樣的魚類,都要對你們驚恐懼怕;這一切都已經交在你們手裡了。 3 所有活著的動物都可以作你們的食物,我把這一切都賜給你們,好像我把青菜賜給了你們一樣。 4 唯獨帶著生命的肉,就是帶著血的肉,你們卻不可吃。 5 流你們的血、害你們生命的,我必向他們追償;無論是走獸或人類,甚至各人自己的兄弟,我必要他償命。 6 流人血的,人也必流他的血;因為 神造人,是按著他自己
的形象。 7 你們要繁殖增多;要在地上滋生、增多。
人吃肉(只是不可吃帶血的肉),血債血還,以命償命。
人感恩.神喜悅
洪水過後,挪亞給耶和華築了一座祭壇,拿各樣潔淨的牲畜和飛禽,獻在祭壇上作為燔祭(八20)。獻燔祭是把主權再次交給主的表現,也是承認一切都屬乎主的表現。這就是敬拜。當挪亞獻上燔祭以後,聖經說:「耶和華聞了那馨香的氣味,就心裡說:『我必不再因人的緣故咒詛這地(因為人從小時開始心中所想的都是邪惡的);我也必不再照著我作過的,擊殺各樣的活物』(八21)。」
人要及時感恩,及時捥回神的心,耶穌基督作我們與人中間的捥回祭,提醒我們:人得罪上帝以後,要悔改,帶著感恩(一個蒙恩人)捥回上帝的心。就像我們得罪了人、傷害了人,要認罪賠罪捥回關係,捥回人的心。
問題討論和分享:
一、聖經裡形容摩西時代人的罪惡很大(六3, 5-6, 11-13)。你覺得今天的世代邪惡嗎?請分享你所見到的邪惡現象。
二、耶和華看見了人的罪惡,心中憂傷(六5-6)。你覺得今天上帝看見這世界,會同樣憂傷嗎?
三、你自己有沒有經歷過「終日所思的盡都是惡」呢?你覺得上帝對你充滿忿怒還是充滿憂傷?
四、聖經形容挪亞是個怎樣的人(六9)?上帝怎樣形容他(七1)?你我可以如何效法他?
五、從挪亞與神同行、順服神的榜樣,你如何明白信心與行為的關係?
六、在上帝與人立約的信息裡,你覺得上帝常常是主動採取行動和作為,對你有甚麼深層的意義呢?
七、可以請你分享人的罪和生態和人與人的關係有何關係呢?
八、你覺得自己在生命中如何實踐和更體會感恩祭和捥回祭的教導?
Subscribe to:
Posts (Atom)